霸道总裁胖总 作品

第397章 孔庙从祀(第2页)

聂宇又继续说道:“再说张仲景,张仲景为亚圣,也为医圣,天下医者的先贤,而医者之重,不用朕来多言。朕知道,自古以来医者的声名都不是很好,你们这些学儒的,普遍都看不上学医的。”这是真看不上,虽然让后世十分诟病的程朱理学,已经提出了“知医为孝”的观点,认为儒门文人要体现孝顺,就必须懂得医道。

可即便程朱理学的“知医为孝”,对医学也是持看不上的态度,医学只是理学用来发展传扬孝道的工具。

他们既鼓励事亲(照顾父母)者“知医为孝”,又认为儒家门人不应该去行医看诊,这是有辱文人的斯文体面。

历朝历代,医生地位普遍都很低,唐朝的狄仁杰会医术,给人看完病后都不愿意收钱。

这不是狄公足够清廉,而是收了钱就是行医了,行医是低贱行业。

医生地位唯一比较高的,只有宋元时期,赵宋是因为范仲淹的一句“不作良相,便作良医”,让医生的尴尬地位稍微有所缓和。

蒙元则是情况特殊,蒙元时期也是历史第一次,医生地位超过了儒家文人。

但蒙元存在时间太短,不到一百年国运,而且内战打仗就打了一大半,可以忽略不计。

大明开国,医生沦为“医户”,与“乐户”等贱籍同列,地位一落千丈。

沿袭至伪清,医生还是老样子,而且因为医生地位太低,真正愿意学医的很少,大多都是杂学大夫和学艺不精的庸医。

这些庸医和杂学医生,又进一步恶化了医生的名声。

顾景在内的大汉文官,之所以反对张仲景入祀孔庙,就是现在的医生行业,实在是太杂了。

庸医、杂医太多,真正名医数量已经很少。

聂宇手下的名医,目前就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还要去作为医学院的院长,管理大汉新朝的医学院发展。

聂宇说道:“朕很理解你们看不上这些医士是为什么,无非庸医太多,甚至许多自称医士,却连基本的看病诊脉都不会,这些招摇撞骗、学艺不精者确实不配称医士。”

“但是,正因为如此,朕才要让医圣张仲景重新入祀孔庙,以向天下医士表明,我大汉新朝不是前明,也不是伪清,不会歧视医士。”

“医学院就快搭起来了,马上还会铺设至大汉各地,至少做到每县都有一处。今后不论官民,若要行医,必须先在医学院考取医士资格证,没有资格证,就是非法行医。”

“届时,我大汉新朝外有医圣入祀孔庙,内有医学院教授规划医士,医道必可昌盛。”

“医道昌盛,利国利民!”

“……”

“臣遵旨!”顾景已经服气了,不服气也不行,皇帝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

身为臣子,就该为皇帝冲锋陷阵,不然你还做的什么官?

孙思邈、祖冲之、张仲景三人入祀孔庙,已经没有什么争议。

孙思邈造火药的,祖冲之搞数学,张仲景搞医学,三家没一个跟儒家有关系。

可以想象这波从祀名单递上去,到底会引发多大的风波。聂宇还觉得这样不够乱,又补充道:“既然已经添了孙思邈、祖冲之、张仲景这三个非儒先贤,那朕就再提名一位儒家圣贤入祀孔庙吧!”

再提名一位儒家圣贤?

众臣闻言都是神色一振,皇帝已经弄了三个非儒家的先贤入祀。若是能再提名一位儒家圣贤一起的话,那问题似乎也没那么严重,起码也能把天下文人的火力给降低一半了。

只是,还没等他们高兴太早,聂宇忽然来了一句:“朕记得曾经荀子也是配祀孔庙的,只是前明的大礼议期间,遭到了朝廷罢祀。既如此,朕现在就提名,重新恢复荀子从祀孔庙吧!”

好家伙,恢复荀子的孔庙从祀地位?

众臣彻底人麻了。

说到荀子,后世怕是很多人都不理解,但说到“人之初,性本善”,那知道的人就多了。

不过,荀子不是管“性本善”的,他是持有相反意见,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的。

嘉靖大礼议,将荀子罢祀的理由,也是荀子主张“性本恶”。但这并非是嘉靖反对人性本恶,而是唐宋元明清以来,都是遵奉孔孟之道。

孔孟里的孟子,则推崇人性本善。

而孟子又在过去一千多年的历史里,地位不断抬高,甚至著作还在宋朝破例得以入了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

《孟子》入经,真的是顶了巨大的压力。

因为按照传统,宋朝以前的十三经(《乐经》毁于焚书坑儒),基本都是周朝以来的“诗、书、礼、易”以及《礼》的衍生著作,还有孔子自己著作的《春秋》及其三传,加上留下来的《论语》(《尔雅》是字典)。

唯一能作为例外的只有《孝经》,这部经是孔门后学集体编撰而成。

可以说,除了孔子以外,但凡带有明确个人思想倾向的著作,都是没有资格入经的。

《孟子》能够入经,在于孔孟地位的绑定,而后宋朝顶着巨大压力,将《孟子》抬入十三经,此为罕见的特例。

因为《孟子》已经入经,还作为后世的科举考试题目,那么与其观念相反的《荀子》,自然就不可能再入经,而且科举也完全用不上。

聂宇要重新抬荀子入庙,在于他前世看过《荀子》,知道这部著作到底有多么超前。

荀子可是不止反性善论,还认为王朝的根基——天人感应说,都是在扯淡。

荀子认为天有天时,地有地利,人有人治,说人话就是人与天、地确实是并立为三,但并立的意思也是互不干涉,人要是舍本逐末,盲目追求天人感应,让人去干扰天道运行,这是蠢蛋行为。

说的再直白点,荀子认为王朝兴衰的根本,跟天道感应没有半毛钱关系,一切都在于人治,皇帝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让百姓安居乐业,那王朝就能兴盛,反之就会衰败。

闷头去崇拜天道,这不是皇帝圣人该有的行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