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总裁胖总 作品

第393章 矫枉过正

杭州,钱塘县。县衙门外,这两天倒是颇为热闹。

那些聚众请愿的“奴才”们,为了向大汉的官府表明自己要当奴才的决心,干脆呼朋唤友的就在县衙外面的大街上跪着不走了。

钱塘县令一开始还试图劝阻,请愿就请愿,新朝又不兴跪礼那一套,这么一群人在县衙门口跪着算怎么回事?

可惜,劝了几次,完全劝不动,这帮“奴才”们反而觉得跪着才是正理,作为奴才就该跪着见官示人。

哪怕这是大汉的官,不是大清的八旗主子爷。

不过,这么一大群“奴才”跪在县衙门口,也并非全无益处,许多摊贩嗅到商机,纷纷趁机跑过来叫卖饮食。

县衙门口是官府场地,不允许随便摆摊,那就摆的远一些。

哪个“奴才”想吃饭,可以跟他们喊,做好了就送过来,但要额外给一笔配送钱。

外卖嘛,很早就有的东西,《清明上河图》里甚至有专门画出古代送外卖的细节。

这些请愿“奴才”有的跪了一天,也有的跪了两天,反正全都跪的头晕眼花,饥肠辘辘。

见到有卖吃的摊贩,不管要多少银钱,立马叫来外送饭食,同时趁着吃东西的时候,快速调整跪姿,舒展一下快散架的筋骨。

周围都是衙门的官差,正沉着脸四处巡查。

他们中有不少人,这两天应该是在轮休,但因为衙门人手不足,跪着请愿的“奴才”太多,被迫全部叫回来给衙门看大门,心情自然不是很好。

突然,一个巡逻衙役眼神一亮,指着地上说道:“县尊开恩,允许你们在衙门口吃饭,可没说允许你们到处乱撒汤汁,弄污了衙门整洁体面。谁弄的,按律罚钱三十文!”

那被斥责的“奴才”,听到只是自己弄撒了汤汁,就要罚钱,顿时心中恼火,但见那差役虎视耽耽看着自己,终究还是没敢生气,乖乖从袖里取出来四十五个乾隆通宝铜钱。

这还真不是地方官府衙役在胡乱罚钱,历朝历代对城市卫生都非常重视,乱扔垃圾污染城市的,基本都要打板子和罚钱。

就拿明清来说,明朝乱扔垃圾,破坏城市卫生,都是以罚银三两或者打板子四十起步,伪清没有乱改,沿袭大明律令判罚。

所以,大汉对此只是罚钱三十文,不打板子,也不抓人,已经很宽容。

三十文,可以让一般人觉得心疼,但又不至于真的伤民害民,能让人长记性。

大汉新朝治下,官制铜钱为兴华通宝铜钱,经历了五年时间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在湖广、江西等省的回收换钱。

浙江因为是今年新占,所以铜钱大多还是用的乾隆通宝,乾隆通宝含铜量太低,杂质太多,跟兴华通宝的兑换价值很低。

平均三文乾隆通宝钱,才能兑换两文兴华通宝钱。

就这还是大汉新朝给的恩典,虽然新朝已经立法禁止伪清在内的所有前朝铜钱,但允许新占省份今年内继续使用旧制的通宝钢钱,官办钱庄也可以用旧钱换新钱,兑换比例按钢料成色来算。

这样肯定会让穷苦农民财产缩水,但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新朝不可能一直允许用旧钱、劣钱。

等到明年,江浙省份就会全面禁用旧钱,但官办钱庄仍然允许旧钱换新,且三年以内,允许江浙地区以粮代钱交税,避免农民因积蓄缩水,而无钱交税闹出乱子。说回衙门口的这些“奴才”们,他们已经持续跪了两天,从最开始的脑子一热聚众请愿,到现在已然是心中忧惧、骑虎难下。

不少“奴才”都已经打起退堂鼓,觉得乖乖在家做新朝顺民、分田种地多好,没事吃饱了撑的跑来凑这波热闹。

他们有些“奴才”想偷偷溜走,但衙门这边态度是,你们人都来了,联名跪衙请愿的事都干出来了,事到临头才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县衙直接安排衙役,提着灯笼两班倒,谁敢跑就抓谁,罪名都定好了,蓄意滋事,扰乱官府。

一来二去,抓了十几人,终于没人跑了。

但剩下的也更怕了,现在全是硬着头皮坚持,希冀新朝皇帝别把他们当一回事,大不了可以罚钱,他们也能接受。

正这么想着,忽然“吱呀”一声。

县衙大门开了。

钱塘县的刘县令带着两班衙役走出,目光深沉扫看下方跪着的一众“奴才”,接着拿出一份文书宣读道:“陛下恩旨!”

下方的众“奴才”们都是一惊,不知什么情况,他们不是才请愿跪了两天,这么快就下来圣旨了?

圣旨下来,甭管怎样,先老实接旨吧!

“草民接旨!”

这时候了,这帮“奴才”反而不敢自称奴才,倒是自称起草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