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君臣议事(第2页)
黄文炳自信一笑道:
“不过也不必担心。
以高俅的性格,绝不会让宗泽露出头角的。
到时候说还不知会被打压成什么程度?”
朱贵点点头,对这件事情不再多说。
李怀又上前一步,将齐王治下最近的民生情况说了一遍。
总之一切都往好的地方发展。
在朱贵的治下,赋税并不高,一些真正勤劳的百姓都有余财。
当初因为凌振建立火炮局的时候,曾派出一些勘察师寻找各种矿脉。
现在在山东、河北等地已经寻找到了大大小小几十条矿脉。
不仅吸纳了大量青壮劳力,使其获得稳定生计,解决了地方治安隐患。
更使得国库因矿产赋税和盐铁官营而日渐充盈,兵甲制造也随之受益。
还有各地桑麻的种植,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已经趋于规模。
一些荒山野岭陆续开发出来,以来种植耐活的桑树。
另外从几年前就开始推行的选拔人才计划,同样已经完善。
已经有不少可用之才被录取重用……
随着一条条的奏报结束,朱贵最后说道:
“诸卿,如今淮西到手;
本王将留下关胜、呼延灼、张顺等水路人马镇守。
等年后;
将派去司马康、章援二位爱卿,分别赶赴淮西、淮东赴任。
到时候劳烦两位爱卿尽心竭力,安抚淮西经受战乱的百姓……”
“臣领命……”
由于司马康已经去了徐州,章援快速出列躬身道。
朱贵眼光落在章援身上;
这位章淳后人的能力不敢说多好,但绝对中规中矩。
以他的家世才华,治理一省、一路之地绰绰有余。
还有司马康更不必说。
他乃是老宰相司马光的后人,实力同样毋庸置疑……
“章爱卿;
如今淮西百姓先经历王庆之祸,又经历这次大战。
所受之苦必不言说,你二人去了之后,先减免一切赋税。
特别是春耕之时;
务必保证百姓耕有其田,地有种粮。
同时令户部、工部协同;
着令山东、河北富庶之地紧急调拨钱粮、耕牛、农具、种子。
大力援助两淮饥困百姓度此难关,不可有半点推诿延误!
违令者严惩不贷……”
章援听了,深深一拜道:
“臣替淮西、淮东两地百姓谢过齐王天恩。
臣定当竭尽心力,不使一人流离失所,不使一寸田地荒芜……”
朱贵一摆手道:
“他们已经成了本王的臣民,本王自然会给他们做主。
淮西有些难处也是暂时的。
以其土地的肥沃,用不了一年,百姓的生活便会好转……”
随后朱贵又定下一些其他州城的官员,让他们过年之后便去赴任。
站在不显眼地方的李助听着朱贵的各种举措,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
淮西百姓苦久矣!
齐王真正给他们拨云见日,走出阴霾……
君臣正商议其他事情的时候;
禁军统领从外面高声禀报:
“启禀齐王;
许军师出使江南回来,正在殿外求见……”
“哦?
贯忠也回来了!
宣进来罢吧!”
朱贵一甩衣袖,对殿外禁军统领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