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清梦等星河 作品

第27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27

时隔三年,汪云英再次回京,心境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刚进城门,还没来得及去见公主,就被一直翘首期盼,守在城门楼子的司农寺官员们热情的拽进了衙门。

当日长安领封安国公之后,并没有以个人名义写信召来汪云英和于道清,面对前来询问的户部官员们,她的说辞是,既然是为朝廷办事,那就以朝廷的名义去征召,这也是彰显朝廷以农事为主,关心百姓大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好机会。

宰相中专司户部的富彦国,听闻此言后,哪怕知道安国公主或许有别的打算,但更明白人家说的没错,于是就以户部之名,协同司农寺给熙州发了文书,征召劝农使于道清和汪云英前来协助。

当时汪云英和于道清并不在熙州,而是被挨着的泰州和宁州给借走了,马向远看到调令后,心中大喜,暗叹不愧是公主,算算时间,这是才回京,就把心腹也捞过去了啊。

于是他赶紧派人去分别通知这二人,并叮嘱二人接到调令后立即进京即可,不必再回熙州府衙复命。

当时汪云英所在泰州,相较借走于道清的宁州,距离京城更近,因此汪云英到的时间就更早。

而在汪云英和于道清分别赶路的这段时间,惠农署也大致筹建好了,就在挨着司农寺的地方,找了个空置的宅子,挂上惠农署的匾额。

再从户部和司农寺自荐的官员中,选取了几十个八九品的基层官员,又抽调了二三十个各部门或是坐冷板凳,或是关系户,或是不讨喜的实干家,这一百来号人,就是惠农署的全部了。

景祐帝一朝,行政区域已由先帝时的十道,调整为了十三道,共有三百个州县,仅仅依靠这些人,可想而知推广农具和粮种任务的艰巨了。

因此在得到熙州衙门的回函,告知汪云英和于道清的情况后,惠农署的人就算着时间,守在城门口等着逮人来工作。

实在不是他们不近人情,不给对方休息的时间,也不是惠农署非这二人不可,是因为安国公主说,土豆红薯和玉米的粮种,她带进京的不多,后续用于试种的,就需汪云英和于道清来的时候,顺路捎过来。

大家知道这是托词,但也没办法,但安国公主又说,可以先在京郊开垦置备农田,这样等粮种一到就可以耕种了,不会耽搁试种记录的时间。

京郊以及京城附近几个州县,被选中用来试种的田地已经都犁好了,就差粮种了,而且光有书面指导也不够,还是要真人教导才能确保试种的质量。

汪云英去惠农署报到后,就直奔京郊的试验田了,虽然熙州种出来了土豆红薯,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前,还是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选择不同土壤和气候的试验地,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在汪云英脚不沾地的忙了好几日后,于道清终于也进了京,和同僚简单打过招呼后,就被拉去了另一片试验田里。

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带着粮种,虽然背靠安国公主,但一心工作,不叫苦不叫累,也不贪功和推卸,汪云英和于道清很快就和同僚们熟悉了起来,且渐渐有了些声望,被人提起时,终于不再是简单的关系户三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