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25(第2页)
新农具推广时,牛家出来捣乱,马向远也只是抓了他们的长房一脉,以扰乱衙门干扰政务为由,全都罚去垒城墙,这才暂时镇住了其余几家。
可这次就没这么幸运了,勾结幕职官,诋毁皇室,私占良田,铺子偷税的证据俱在,一家子就都去了北边戍边,而他们侵占的良田,除了加倍还给苦主之外,剩下的都被长安照价买了下来。
买下来大片的土地之后,长安就开始试种土豆红薯和玉米了。
按理说,以她的经验,如今再种这些,简直就是手拿把掐,但长安却没有直接动手,而是从庄子里找了可靠的农户,按照时令和土法来试种。
土地贫瘠的状况,天气变化,播种的时机,间苗或灌溉的频率,乃至成长的周期和收割的节点,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都经过了数次实验和论证。
长安看向一旁的书册,封面上写着《长安劝农书》几个大字。
时下重视农业,地方官员常编撰《劝农书》来指导农耕,内容涵盖了节气和选种,以及水利等,是很正常的刷政绩之法。
发财打趣:“又要去刷名声了?”
长安:“是啊,总要给自已加些砝码,才能得到景祐帝的信重啊。”
“而且,这个时候,景祐帝也需要一个有德之人,来做他的刀。”
“思来想去,除了我之外,怕是再无旁人愿意来做这把刀了。”
如今上折子请立太子的,有些是真心实意为了江山永固,有些则是盲目跟从,怕别人都举荐了,就自已不举荐,等继任者上位后就会被清算,被打发到偏远地方。
可要是再等,那些随大流附和的官员们,就会觉得既然已经押注了,那就赵治平吧,反正已经投入了。
长安:“时间越往后推,那些大臣们的沉没成本就会越大。”
“自古以来,历代的帝王和太子之间,尚且会有矛盾,帝党和太子党的争斗,才是最残酷的,那可都是亲父子,就更别提过继来的太子了,尤其是曾两度被赶出去过的养子,景祐帝就真的敢说,赵治平不会有怨言么?”
“当然不会,不光是景祐帝,恐怕朝臣们也都明白,赵治平一定是有怨言的,可无人在意。”
“因为赵治平的怨恨,是冲着景祐帝来的,朝臣们可是拥戴他的,而景祐帝被怨恨了又能如何呢,反正到时候人死灯灭,就算被赵治平恶心,也没有后人会维护。”
“所以,这就是如今朝堂之上,没有保皇党和太子党的原因,也是景祐帝被朝臣们死死压制的根由,因为大家都知道,保不保皇的,都没差别,因为没希望啊。”
“可如今,我就是这个希望,是景祐帝同朝臣,同隐形太子党叫板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