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武二落难诉过往 花荣仗义解猜疑
花荣看着一旁拿着羊肉馒头出神的武二,心里暗叹道:“哎,看来这‘我’兄弟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武二似乎发现了花荣投过来的目光,脸上微微一红,不好意思的说道:
“拿着这羊肉馒头,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家中的兄长。
从小爹娘走的早,是兄长把我一手带大。
我这人性格又爱好勇斗狠,经常惹出事来让哥哥担心。
记得有一回,我瞧见隔壁屠户家给孩子做羊肉馒头,那香气飘过来,把我馋得不行,一时鬼迷心窍,就翻墙过去偷馒头。
结果被那屠户家的妇人当场抓住。
那妇人扯着嗓子追着我骂,一路从街头骂到街尾,足足骂了三条巷子。
最后还是兄长追上来,好说歹说,还赔上了大半篮子他亲手做的炊饼,才把我领回了家。”
武二说罢,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接着道:
“不瞒恩人,我家兄长做炊饼的手艺那叫一个绝,在我们那儿,那可是数一数二的。”
一旁众人听闻武二这一番话,面上纷纷泛起笑意,而在内心深处,皆对这汉子的坦诚实在暗暗心生赞赏。
石宝咧嘴一笑,兴致勃勃地说道:
“这位壮士,咱小时候谁没因为嘴馋,偷拿过邻居家东西,被人追着打呀!
就说我那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每次一嘴馋,准偷别人家东西,还老是得我帮他顶缸……”
此刻,远在二龙山正忙着听鲁智深打探消息的孙安,冷不丁接连打了几个喷嚏。
他揉了揉鼻子,一脸疑惑地嘟囔道:
“这是谁在念叨我啊!
莫不是那慕容彦达那狗东西又在背后算计我?”
花荣看向武二,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开口问道:
“听‘我’兄弟这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啊,你怎么会来到这儿呢?”
武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恩人,看您不像是官场中的人吧?”
花荣点点头,说道:
“我们哪里是什么官场之人,不过是过路的商人罢了!”
武松闻言,微微松了口气,说道:
“不瞒恩人,我在家乡时,一次醉酒后与本地的一个官差起了争执,当时一时怒起,就一拳打过去,把那厮打得昏沉过去。
我担心会连累兄长,便连夜逃了出来,在江湖上四处流浪。
后来听闻沧州的柴大官人仗义疏财,还喜欢结交天下豪杰,所以就想着去沧州投奔他,也好谋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哪知道,这一路行来,盘缠都花光了……”
“你可是清河县人士?”
花荣一脸惊疑,目光紧紧锁住武二,追问道。
武二心中猛地一紧,瞬间警惕起来,连忙说道:
“恩人怕是搞错了,我并非清河县人。
我突然想起还有要事在身,这便不再叨扰恩人了。
恩人今日对小人的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若有机会,定会结草衔环,报答恩人的恩情。”
花荣见他神色紧张,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又想起方才自己可能误把他说的“武二”听成“我二”,心中不禁暗骂自己:
“瞧我这记性,差点把这人的事儿都给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