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验令牌明察秋毫 读密信筹策青州
孙安微微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块刻有二龙山标志的令牌,递给马灵。
令牌周身古朴厚重,正面精雕细琢着梁山水泊的壮阔图景,水势浩渺,山峦起伏,中间赫然刻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尽显豪迈侠义之气。
背面则以苍劲雄浑的笔法,镌刻着“二龙山”三个大字。
马灵仔细端详令牌,拿出杜壆交给他的令牌对比后,发现除了背面字不同,以及编号不同外,其他都一模一样。
他确认无误后,这才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双手递给孙安,说道:
“孙头领,此信乃是清风山杜壆杜头领所托小可送来,他再三叮嘱,务必让您亲启。”
孙安一听是杜壆的书信,神色一紧,赶忙问道:
“杜壆哥哥可好?
之前青州官府派人假扮二龙山的士卒,前来向我们报信,竟称杜壆哥哥遭桃花山李忠和周通暗害!”
马灵听闻,立刻说道:
“看来杜头领果真料事如神呐!”
随即,将自己在桃花山下遇到杜壆之事,以及杜壆后来对官府的全盘计划进行了分析之事又详细叙述了一遍。
二人听后,不禁对杜壆把控局势的能力暗暗佩服。
孙安更是在心中暗自将杜壆与自己作比,仔细琢磨查找自己与杜壆之间的差距究竟何在。
他不禁想起自己到二龙山之前,花荣哥哥对自己说的那番话:
“《孙子兵法》有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为将者,需明此五事,善用兵法之规,于战场拼杀,破敌斩将。
然为帅者,境界更为高远。
如《六韬》所言,‘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帅者,能从细微处见微知着,仿若见一叶落,便知天下秋。
于战场之上,哪怕一丝风吹草动、一缕炊烟飘向,皆能洞察其中深意,借此判断敌军动向、兵力部署、战术谋划。
观古之良帅,见敌营旌旗晃动无序,便知其军心不稳;闻敌军马嘶杂乱,即晓其阵脚将乱。
帅者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敏锐洞察,掌控战场风云变幻,谋定而后动,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此刻想来,自己与杜壆哥哥的差距,恰如“将”与“帅”之间的天壤之别。
杜壆哥哥仅凭自身遇袭这一细微之事,便能抽丝剥茧,洞悉慕容彦达的全盘打算,着眼于整个局势。
反观自己,却仅仅将视野局限在二龙山这弹丸之地,目光实在是短浅的很。
哎!
如此看来,哥哥精心设置的讲武堂,自己往后也得多去听一听了。
虽说二龙山让自己得以独当一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终究局限性太大,犹如坐井观天。
宝哥整日跟在花荣哥哥身边,恐怕早已在谋略与眼界上,将自己远远甩在身后了……
孙安强行打断心中思绪,急忙拆开信封,展开信纸,认真看了起来。
孙安贤弟亲启:
见字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