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榷场还有暗市(第2页)

于是田大湖找田荞商量,想给影主送瓶好酒示好。

“超市里能买的酒没什么竞争优势。”田荞泼了田大湖一盆冷水。

因为工业化生产的黄酒只能保障下限,它比得过本土产的最差的黄酒,例如拿它去和现在楚州城内酒肆里售卖的那种黄酒比它是要更胜一筹的。

但它的上限却不够高,比不上古代纯手工酿造的高端酒。

而白酒,眼下都没流行这个品类的酒呢,拿出来人家也不稀奇。

就好比你拿咖啡给已经喝惯了茶的官老爷们,人家不一定认。

一样新品的认可是需要契机和营销,加之一定的时间积累。

“葡萄酒。”田大湖提出道。

这玩意儿自打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就有,所以大家的接受度更高。

而且葡萄酒本土几乎不产,所以身价就搁那放着。

说到葡萄酒,田大湖又不由地想起了自己与妻子的过往。

他与妻子相识于校园,彼时他是计算机系的,妻子是建筑系的。

那时候他俩不赚钱,约会的时候他买一瓶酒,两人坐操场的角落里对月而饮。

当时买的就是一百多一瓶的葡萄酒。

虽然后面他赚了很多钱,带她去过很多高档餐厅,也喝过很多高端的葡萄酒。

但那一次坐在操场上喝的那瓶百元葡萄酒的味道他至今忘不掉。

“那倒是没问题,不过超市里能买到的葡萄酒的品质也有上限。”田荞认同道。

“不用,就普通超市里卖的几百块一瓶就够了。原装拿去,那瓶子也够唬人的了。”田大湖道。

“好。”

田荞直接给田大湖拿了一瓶干红葡萄酒。

“我去想办法把这酒送出去!”

田大湖拿着酒,兴冲冲地出去了,眼神里满是期待。

重逢至今,老爸不太展现出来他焦虑担忧的一面,大概因为他是他们的父亲,不想传递更多的焦虑给他们吧。

到如今,越是明确母亲还活着,越是接近那个真相,他的情绪才逐渐明显了起来。

###

马铃薯植株的成长是十分迅速的。

芽种下后,茎叶的生长是肉眼可见的。

这期间遇到高温或者低温都有可能影响到生长速度。

但今年秋季的气温比较平稳,最低温度在十五度左右,最高也就二十度出头。

这非常有利于秋季马铃薯的生长。

根据田承禹手写的种植指南,马铃薯幼苗期应当薄水薄肥,适度补水,保持土壤湿润。如果降雨量合适,则不需要额外浇水。

出苗后每亩追八至十公斤的尿素,五至八公斤的硫酸钾。

化肥超市有售卖,兑水使用即可。

另外田荞也会补充使用一些农家肥以及腐烂的果皮树皮之类的东西。

短短二十天的时间,马铃薯们便从嫩芽长成成株。

看着郁郁葱葱的马铃薯植株,除了田荞,其他人的心里依旧忐忑不安。

因为他们此前都没有见过这种植物,也不知道这种植物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来,是否好吃,是否能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