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旌旗夜卷南关道,素月霜凝比翼心(第2页)
苏拉用力点头,“我会绝对服从李大帅的指挥。”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于是李子葙将上皇赵凌志的事情也跟她简单说了一下,让她不要声张。
不一会儿,二人手拉手开心地来到大厅。
李伊看着二人的眼神,心中羡慕,一时间也泛起对公主赵晴的思念之情。
此时的仁王正跟王太后商议,派出一支精锐斥候前往探查聂轲所说的几处可疑据点,务必查明敌情,以便制定应对之策。
王太后神色凝重,叮嘱道,“务必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仁王随即调遣三支斥候队,每队七人,分头行动,务必细致排查,确保消息准确无误。
三支斥候队迅速出发,轻装疾行,一队前往位于瑟勒国西南边境的雪山深处;
一队前往位于桐谷国南边的密林之中;
还有一队乔装在瑟勒国探查他们的军事部署和物资储备情况,务必将情报及时传回。
仁王目送斥候队远去,心中暗自祈祷他们平安归来。
与此同时,李子葙也前往素月城王宫,拜见王太后,他的师父‘女中仙’纪芸。
师徒二人也是久别重逢,相谈甚欢。李子葙将赵凌志实情禀告给纪芸。
纪芸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既然上皇不想声张,那便由着他在隐秘之处静养,但你我需暗中保护,以防不测。待局势稳定后再作打算。”
李子葙点头应承,深知师父的智慧与谋略。
随即纪芸安排他与仁王见面,辅助仁王加固城防,细化守城策略。
仁王与李子葙商议良久,对李子葙提出的守城方案深表赞同,决定立即着手实施。
就这样,素月城中各方面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准备,士气高涨。
夜幕降临,在李伊他们所住的庭院里,灯火通明,众人围坐还在讨论着一些细节问题。
郑朽此时匆匆赶来,他脸上现出兴奋之情,“好消息,好消息啊。”
众人纷纷抬头,目光聚焦在郑朽身上。
他喘了口气,激动道,“我收到密报,三位真人已成功说服邻国。
霜雪国、蒙特国、南芬国、仓巴国,甚至还有牦族,他们组成联军,浩浩荡荡正在赶赴素月城支援的路上,预计有六七万兵力。
而且,听说这‘善教寺’侍众也纷纷响应,运送来大量粮草呢。”
“幸甚至哉,史无前例。”乱春秋感慨着。
多尔鲁和尤诺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看来,这个时代的智仁之人,确实颇具远见卓识。好多年没有见如此团结的局面了。”
汐鳞族的族长狄莫也露出欣慰之色,“不仅如此,我也收到‘黑爵士’来信,伽纳斯国也会来援助。”
众人闻言,心中大振,士气更旺。
然而李伊却眉头微皱,轻声道,“但是,咱们这些兵力够吗?毕竟‘尸奴’可是有三十万呢,且其战斗力非同小可。
如果按那个巴克斯所说,如果他们再炼化一些,甚至有可能有六十万。”
众人沉默片刻,李子葙没有见过‘尸奴’,只是通过众人描述,他虽想了很多战术,但也没有绝对把握。
余下几日,众人依旧各自准备。
这天,仁王终于等来了斥候队的回报,情报显示敌军动向有变。
仁王迅速召集众人商议,大殿内众人齐聚,仁王展开地图,指着一处标记,“据斥候所报,敌军分三路进犯,一路兵马向着迪古斯国方向而去,另一路直逼素月城而来,而且瑟勒国的军队、船只也在频繁调动,意图明显。
第三路兵马目前方向不太明确。每一路人马都有十万之众。”
众人闻言,神色凝重。
李子葙也陷入沉思,他盯着地图,仔细推测着敌方的目的。
王太后纪芸也在沉思分析。
仁王属下的将领们纷纷上前献策,有的建议坚守素月城,有的提议主动出击,还有的主张支援迪古斯。
李子葙则上前与王太后纪芸低声问道,“师父,您说这瑟勒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纪芸目光深邃,“瑟勒国以前占据的疆域非常大,这素月城在前朝曾是他们的重镇,定然会选择攻击素月城。”
李子葙摇头,“如此说来,他们的目标不该是素月城,而是迪古斯。
若是我站在瑟勒国的角度,我不会选择直接攻打素月城,因为素月城有您和仁王的多年经营,防御坚固,且有诺海河天堑,西边还有斧山山脉天险。
瑟勒国船只又少,难以大规模渡河登陆。反观迪古斯国,地处平原,易攻难守,且资源丰富,一旦占领,七大家族的财富便能尽收囊中,成为其后续战事的强大支撑。
攻下迪古斯,南关城才是重点。”
纪芸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子葙所言极是,瑟勒国此举意在声东击西,让我们兵马固守不出,从而达到其真正目的。”
李子葙点头称是,“但也不可不防第三路人马,或许会从桐谷国出发,暗渡夕月湖,攻击素月城西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