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实证(第2页)
“是,陛下。”王泰和与李成福齐声应着,退后三步,转身出殿。
王泰和领了旨意,不敢耽搁,带着两个得力手下直奔宫苑修缮处。
木作匠人王师傅正在刨一块新木料,见慎刑司的人来了,手里的刨子顿了顿,忙放下工具迎上来:“不知王公公亲临,有何吩咐?”
“王师傅,二月初十那天,你是不是带人去修过长春宫东北角门的门轴?”王泰和问道。
王木匠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王公公请稍等,容小的看一看。”
他翻看小册子,王泰和瞥了一眼,发现上面的字不多,全是一些看不懂的符号。
“那天小的是巳时初刻到的长春宫,去修东北角门的门轴。”王木匠指着一旁的徒弟,“他们可以作证。”
“当时可有人进出?”王泰和问道。
王木匠摆手,“那门窄,没人过得去。”
在王木匠这里,证实了长春宫在初十那天,东北角门的确在修门轴,而小豪子是在东北角洒扫的人,他在供词上却丝毫没提修门的事。
这就相当不正常了。
另一边,去杂役门核实的手下也传回消息:马姓太监的青石板刻痕确有其事,初十巳时那道竖痕旁的“雨”字清晰可辨,薪炭局的送炭登记也与李成福所说分毫不差。
有了这些证据,可以说明小豪子初十巳时绝无可能离开长春宫,那么他去皇子所送酥饼一事,便纯属编造,所谓的“受长春宫宫女指使”更是无稽之谈。
这供词从头到尾都是精心编排的谎言,目的便是将脏水泼向长春宫,构陷佳婕妤。
是谁炮制出这样一份供词,不言而喻。
但王泰和只作不知,将所有的证据、证词和供词呈到萧浔面前。
萧浔看着面前的证据、证词和供词,久久不语。
余少云先前的迫不及待,已说明了许多问题。
她借着大皇子的事构陷他人,心思全扑在如何罗织佳婕妤的罪名上,竟把魏静伊沾染生漆的案子抛到了脑后。
萧浔对余少云十分失望,失望她身为中宫皇后,不以宽厚之心执掌后宫,反倒沉溺于阴私算计。
失望她身为母亲,不以嫡子安危为首要,却将其苦楚当作构陷他人的利刃。
更失望她与自己结发多年,竟连最基本的信任与敬畏都抛诸脑后,既然权欲熏心,不择手段。
多年宫中生涯,已让皇后面目全非。
萧浔抬手,示意王泰和退下。
沉默良久,萧浔眼中闪过一抹坚定,开口道:“刘永顺。”
“奴才在。”刘永顺应道。
“去启元宫传旨。”萧浔的声音略显沙哑,但听不出情绪,“皇后近来为大皇子操劳,恐是心神不宁,着令闭门静养一月,宫务暂由贵妃方允娴、贤妃沈落霞和”
停顿片刻,“婕妤周婉兰协办。”
刘永顺一惊,却也不敢多言,躬身应道:“奴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