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好心软,好狠心(第2页)
“培基啊,你说沈复兴的部下带着枪找你要了什么?”委员长用毛巾擦了擦手,又端起白开水喝了一口。
李培基还没来得及吃,又将将放下鸡蛋:“那日委实有些吓人,军车直接冲进大院,士兵们端着冲锋枪.”
话到一半,委员长已经皱起眉头,张治中心领神会:“讲重点。”
“他要了确山县、遂平县、西平县还有舞阳县四县免税的公文。”李培基也不敢忤逆张治中,直接说道。
委员长低眉思索,张治中悄声补充:“税警团就在这四县战斗。”
见多了沈复兴的操作,张治中现在情商逐渐提高,有些话,讲事实,不要带有一丝评价,便是最好的结果。
委员长顿时心中了然:“敬之到了吗?怎么说的?”
张治中翻开文件夹,抽出其中一张:“税警团官兵在西平、舞阳两地搭建起两个超过万人规模的灾民营地,许昌方向则是持续运来物资。”
“其中一团全员卸下武器,在舞阳城、吴城镇两地修筑房屋,帮助灾民过冬。”
“五团在西平城外开垦土地,敬之说,许昌运来好几卡车锄头与耙子,冬日冷风吹拂,将士们便顶着风寒挨家挨户帮着打理田地。”
“家中有男丁的一般给些吃食与锄头,主要帮助家中没有男丁的老幼妇孺。”
委员长微微点头,虽然他认为这种事情本就是坐在眼前的李培基该做的事情,但手底下这帮家伙,就没几个正经文科出身的。
唯一一个被他送去华盛顿,结果变成了没有品格,没有节操的人了。
至少,在目前的舆论下,沈复兴无论做了多大的功绩,都有他的一份,或者说在百姓看来都是他授意的。
两人的亲戚关系早已天下皆知。
至于为什么天下皆知,你别问。
反正夫人的政治手腕,有时候并不比他弱。
想明白这点,委员长有了吃饭的胃口,他喝了一口粥:“敬之怎么说?”
这边委员长刚开始吃,李培基连忙跟着喝了两口白粥,一听对方问话,却又停了下来,不敢再动。
“敬之的意思,反正已经是既定事实,不妨以民国政府的名义,悄悄免税。”张治中翻开下一页,据实回答。
“为何又悄.”委员长话说一半立马反应过来:“敬之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就这么办吧。”可话是这么说,他却没了吃饭的兴致,拿起毛巾擦了擦嘴。
张治中会意:“委员长,一会儿王部长要找您汇报莫斯科那边的事情,您看我是不是让他先去会议室?”
“很急吗?”
张治中微微笑道:“自然是急的,华盛顿那边的消息,也要一并与您汇报,说是罗斯福的《租借法案》有了新的进展.”
李培基看着已经起身的委员长,也只能匆忙起身,控诉沈复兴拒不缴纳田赋与纵兵威胁他的文件还在包里.
委员长这时候反应过来,有些歉意:“哦,培基啊,这你新上任,很多事情,要多看,多问,我还是很相信你的。”
说着,委员长轻拍一下他的肩膀后径直离开。
站在那里的李培基轻叹一声,他自诩讲武堂出身,也是与商震一起响应起义的首批革命者。
两人在关外组织义军,商震为司令,他为参谋。
后兵出蓬莱,与北伐军会师于烟台,戎马岁月只为救亡图存。
只是革命失败,先从阎锡山后随金陵,劳碌半生。
李培基走出云岫楼,看着远处东方日升,竟是有些刺眼。
恍惚间,似有什么触动心弦。
恰好陈布雷路过,两人有旧便聊了几句,陈布雷就宽慰他:“那沈复兴可有找你征粮?”
只一句,李培基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陈布雷拍了拍他的肩膀,进入云岫楼开会去也。
寒风中,暖阳下
李培基似乎在那远处的旭日中看到了将士们在田间劳作,在村镇修缮房屋,他们在人民中间!
“偌大豫南,你就管了自己这一隅之地,好心软,好狠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