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lt 作品

第69章 “恐怖片”

方忆 修改于8.18

好在近来黎远山打哈欠的次数渐渐多了,小美便瞅准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每当他张大嘴巴打哈欠的瞬间,她就赶紧用镊子夹起浸过氯化钠注射液的棉球,飞快地往他舌面上擦两下,动作稍慢些,往往就只能擦到一下。

更要紧的是,镊子和棉球必须赶在他闭嘴前抽出来,不然被他下意识地狠命咬住,不仅取的时候费劲,还怕伤着他,每次都得捏着把汗。

有好几回,她只能耐着性子等,直到他牙关松了些,才敢小心翼翼地把工具取出来。

即便这般周折,小美也不敢省了这道工序。她清楚地知道,黎远山舌面上那层厚厚的黄色舌苔,若是不及时清理,只会越积越厚,往后更难打理。哪怕每次都做得手忙脚乱,她也得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早晨李主任进来查房时,他刚走到病床边,小美就赶紧上前一步,轻声说了黎远山痰又变多的情况。李主任听完,略一沉吟道:“那封堵试验就先不做了,等痰少些再说。”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当然,临床上也有不做缝合的情况,但时间久了,对气道总归是不好的。”

后面他又说了些“气道黏膜受损”“瘢痕增生风险”之类的专业术语,小美听得一知半解,但核心意思还是抓住了——能早做缝合总归是更稳妥的。

她连忙接话:“是啊主任,我也想着,等他痰少了之后,最好还是能尽快缝合气道。”

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清楚,这事儿从来由不得谁主观决定,最终还得看黎远山的病情能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得看他身体能不能扛住。

紧接着,小美像是想起什么,又跟他说道:“对了李主任,我感觉黎远山还是有知觉的。有时候我们说话,尤其是提到他的时候,他还会轻轻长出一口气,就跟叹气似的。”

李主任听了,停下脚步琢磨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你这么一说,我倒也想起些细节。以前没太留意,不过现在看来,有些深度昏迷的病人确实会有这类反应,说不上是明确的意识,更像是一种。。。第六感觉吧,对周围的动静隐约能有所感知。”

听着李主任这番侃侃而谈,小美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罢了,看这意思,李主任怕是对黎远山能恢复知觉不抱什么希望了。

不过每天查房时,林副护士长倒是雷打不动地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手电筒,轻轻拨开黎远山的眼皮照一照,然后轻声说一句“还没什么反射”,语气里总带着几分不放弃的认真。

可小美留意到,李主任从来没亲自做过这个动作。或许在他心里,早已认定黎远山的双眼不会有任何反射了,又或许,他觉得每天听听林副护士长的观察报告也就足够了,没必要再多此一举。

就像前天查房时,林副护士长正拿着小电筒照黎远山的眼睛,李主任恰好推门进来。她抬头看见他,便顺手把电筒递过去,说:“主任您也照照看看?”李主任却摆了摆手,干脆地说了句“不用”,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