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反常
“辽代的筒子?”
“对对没错!”黄振武连连点头。
我惊讶的看着他,脑子里第一反应是不大相信。
筒子就是那种成串的、锈结在一起的古代铜钱,又称筒子货、筒子钱,一般来说,窖藏里出现的比较多。
很明显,黄振武他们搞了一处仅次于皇陵的辽代大坑,倒是有可能挖出筒子钱。
但作为游牧民族政权,契丹立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经济都是以物物交换为主,从辽太宗到辽穆宗,整整四代皇帝在位期间,自铸币都是极少的。
到了辽圣宗时期,虽然随着国力的强盛,有了一定数量的自铸钱币,但身为一代猛|男,辽圣宗那可不是一般炮,他把宋朝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了一通,迫使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年年都得交保护费。
可也正因为这个,宋辽双方经济交流逐渐加深,并在边境城市互设榷场(贸易区),使得大量宋朝钱币流入辽地,很快就成了辽国的主流货币。
这没办法,宋朝经济太繁荣了。
就算辽国不分昼夜的玩命造钱,也赶不上外流进来的速度快。
有一点需要说明,这里提到的宋朝钱币可不单单指宋钱,还包括五代钱、唐钱甚至是汉钱,因为铜钱容易保存,古代人花古代人的钱是很常见的情况。
总之种种原因的影响下,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都别说存世量,就是辽代本朝的时候,也没多少辽国铜钱,筒子自然也就更甭提了。
举个例子说,1981年发现的内蒙林西窖藏,按官方发掘报告显示,铜钱一共出土777.5公斤,但等全部清理结束,辽钱仅246枚。
这什么概念?
普通直径2-3厘米的铜钱,一公斤大概是250枚,777公斤就是大概20万枚,也就是说,林西窖藏中的辽钱比例,只有千分之一!
所以辽钱一向多珍品,历来就有“半可得,半不可得”的说法。
截止到目前为止,有记载且已发现的辽代年号钱、非年号钱还有一些特殊品类,全加起来应该有四十多种,其中居然有近一半都被列为罕见珍品。
尤其是通行泉货以及神策、天赞、天显、会同、天禄、应历、保宁这七种通宝,每一种的存世量都不超过十枚,合称为“辽上八品”,全部位列大珍级别。
此外像大辽国宝、大辽天庆、开丹圣宝、天朝万顺契丹文、大安元宝折十、大康六年、乾通通宝折五……等等这些品类,虽然不属于上八品,但也都在珍品行列,存世量基本不比上八品多多少。
因此行里人一旦有发现辽代的筒子,是绝对不会往出卖的,都会自己砸开,去赌那万分之一的概率。
赌不到也无所谓。
毕竟是无本买卖,能出点存世量稍多的下八品辽钱,比如重熙通宝、清宁通宝之类的,那也一样有得赚,无非是少赚而已。
这一点,黄振武不会不清楚。
琢磨了几秒,我再度问:“真的?”
“放心吧兄弟,我向来不卖假货,绝对真!”黄振武使劲拍了拍胸脯。
见他这副举动,我微微一笑,点头说:“行吧,那就过去看看……”
并不是我信了,而是我忽然意识到,如果偷听或者跟踪还摸不出他的底细,我可以拿这事儿当借口,直接弄他!
到时连人带货一扣,不信黄鹞子还能坐得住。
只要他敢露面……
呵呵,老谭那几十条砰砰可不是烧火棍!
凭疤叔和老谭的关系,我再多砸点钱,直接送他去长生天!
……
十分钟后,我和小安哥跟着黄振武,来到一辆黑B牌照的切诺基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