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页)
“陛下,臣以为,还需令河东节度使裴伦和关内节度使田遵,率军封住晋王后路,隔断晋王与晋阳的联系。”
“另外,擢升西京留守张忠芳为中郎将,必须守住西京和潼关,绝不能让李金刚的叛军占了西京。”
陆秉均心忧西京局势。
可是,没了京师五营,没了关内道、陇右道、剑南道、河东道四处兵马,张忠芳兵力不到一万,不知守不守得住。
“准奏!”
胤昭挥了挥手,匆匆离开,直奔后宫。
压力需要宣泄。
而萧贵妃那令人流连忘返的身子是最好的发泄对象。
……
孟津渡口
晋王胤曦大营。
晋王的心情同样复杂。
靖难大军势头良好,投奔者众。
投奔者多为在太子那里不得志的官员,自然也不乏一些投机者。
但李成化、杨定国率领的京师五营毕竟是大胤的精锐,在经历了西京战场之后,这些骄兵的血性似乎被唤醒了。
京师五营就像一块硬骨头横亘在前,迟迟无法吞下,也延缓了他进军京城的步伐。
更让他烦忧的是北狄入侵。
他打的是“靖难”旗号,若坐视鞑子荼毒江山,于大义有亏,且朔州那边胤瑶还在那里!
“王爷,最新战报,朔州镇狄堡守军血战五日,暂退鞑子先锋,但伤亡过半,形势危急。”
“蔚州和银州也遭受鞑子攻击,不过暂时安然无恙。”
“只是燕云那边,就不容乐观了,鞑子的左路军十万人已经突破燕山的各个关卡,围住了幽州。”
左右呈上密报。
晋王眉头紧锁:“没想到赵暮云的兵马,还真能打。”
“只可惜朔州需要防守,不然有这只军队在,我们早就进了京城。”
“王爷,赵暮云的兵马在朔州挡住鞑子大军,保住晋阳,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谋士忙补充道,“因此我们得加快进京的步伐,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据细作密报,太子已经派出使团北上,准备和北狄鞑子的左贤王和谈,割地求荣。”
“为了皇位,居然对鞑子卑躬屈膝,丢尽大胤的脸!”胤曦一听,顿时怒了。
谋士急忙劝道:
“王爷勿要动怒,太子越是这么做,就对我们越有利,更多的有识之士将站在我们这边。”
“朔州的边军,也会在郡主的影响下,站在我们这一边。”
晋王闻言神色稍缓,沉吟片刻:“这个是自然,我们有父皇血诏,而且与鞑子是势不两立,天下有识之士会拥护我们。”
“不过,也不能让鞑子如此猖獗,也不能让太子轻易调动北方边军…”
“或许,该让天下人更清楚地看看,是谁在真正守护这个国家,而谁又在为一己私利,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他立刻下令:“起草檄文!公告天下!”
“痛斥太子胤昭为一己权位,勾结北狄,引狼入室,致使边关糜烂,百姓流离!”
“言其囚禁父皇,倒行逆施,已不配为君!”
“本王奉诏靖难,不仅要清君侧,更要驱除鞑虏,恢复河山!”
一篇文辞犀利、极富煽动性的檄文迅速从晋王大营发出,飞传天下。
文中虽多有夸大甚至栽赃之处,但太子不顾鞑子入侵,执意内乱却是事实。
一时间,天下舆论对太子更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