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分金错
郑和挥别了偏僻山乡。 作为宦官,他无力插手云南建设,更难改变村落命运。
好在云南都司官府遣人相送,也算为他赚足了体面。
三日后,他从交趾港启程,在大明水师护航下辗转奔波。
经福建泉州、浙江宁波,沿长江乘宝船队直抵应天。
时至春三月初三,春雨刚歇,天空一碧如洗。
临近清明,街头巷尾踏青的公子小姐渐渐多了起来。
礼部尚书李缘与侍郎梁焕特意在秦淮河畔的乌衣巷酒家设宴,答谢朱小宝。
这场宴会意义非凡。
南北榜案背后的政治博弈险象环生,若不是朱小宝出手相助,这两位礼部高官恐怕早已性命难保。
说是宴请,实则是二人向朱小宝递交的投名状。
虽说朱小宝与六部关系融洽,但每位高官都有自己的盘算,并非全然与他同心。
而经此一宴,李缘与梁焕想必会彻底向他靠拢。
朱小宝对此乐见其成。
虽说他未必需要臣子的忠心,但只要老爷子还在世,有这两位文官相助,诸多事务推行起来定会顺畅许多。
酒过三巡,朱小宝看似随意地问道。
“梁大人可是河北人士?”
梁焕闻言一愣,连忙应道。
“正是,太孙殿下。”
朱小宝接着说。
“你的履历我看过了,你在地方时便政绩斐然,是一步步从县州府逐级晋升到如今的官位的。”
梁焕谦虚地笑了笑。
“太孙殿下过奖了。”
朱小宝神色一正,问道。
“对于我要推行的新政,梁大人有何见解?”
梁焕见他神情严肃,心知这是要将推行新政的重任交托给自己。
他仔细思索后答道。
“太孙殿下,臣认为新政在北方推行或许会更顺利。”
“北地民风彪悍,局势相对简单,不像南方家族势力盘根错节。”
“可先在北方试点,给南方众人敲响警钟,待北方推行顺利,新政的影响力自然会蔓延至南方。”
朱小宝却摇了摇头。
“我问的,是要如何说服朝堂上的反对之声。”
梁焕一怔,随即看向了李缘。
李缘沉吟片刻,说道。
“太孙殿下,眼下朝堂里跳得最欢的反对者当数詹徽和傅友文这两位,但依臣看,新政推行起来未必会撞上铜墙铁壁。”
“至于内阁人选的事,太孙殿下不妨玩个‘四两拨千斤’的妙棋,别让内阁扛着新政往前冲,反倒该拿它当把‘分金错’,把那些横眉竖眼的阻挠者拆成几瓣儿,让他们自个儿掐架去!”
老爷子早前也念叨过,说内阁要是揽了新政的主持权,那权柄可就跟吹气球似的蹿得太快。
眼下司礼监的架子还没搭稳当,到时候权力天平一歪,麻烦可就大了。
李缘这话,倒是点醒了朱小宝。
既然不能让内阁挑头干新政,那能不能拿它当根杠杆使?
借内阁的手把新政往前推呢?
朱小宝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李缘。
这老狐狸,果然早有对策!
朱小宝笑了笑,不再提及新政之事,又饮了几杯酒便起身告辞。
李缘与梁焕相视一眼,也起身离席,一同前往礼部郎中韩言非家中。
只见韩府内外挂满白绫,正在办丧事。 二人上前燃香祭拜,韩言非的家眷抱着孩子上前致谢。
两人心中愧疚,简单安慰了几句,留下两大包银子,说是礼部争取来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