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先给皇爷禀报,不能让皇长孙为难(第2页)
牢房里回荡着钱有书自嘲、悔恨和懊恼的笑声,而杨靖已经听不到了。
走出牢狱,杨靖望着夜色,突然打了个寒颤。
虽然下着雨,但其实并不冷,可杨靖却忍不住浑身哆嗦。
说实话,直到现在,他都没弄明白朱小宝到底是怎么让钱有书开口的。
明明看起来什么都没做,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杨靖撑着雨伞,内心充满疑惑地走出了刑部衙门。
皇城外有一条长长的甬道,往左走通向皇宫,往右走则通向东宫。
朱小宝之前交代过,一旦审出名单,要第一时间去找他。
毕竟现在朱元璋还在位,皇爷依然是大明的主宰者。
若是杨靖直接去找朱小宝,这无疑会给朱小宝带来麻烦。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即便他们是亲爷孙,时间久了,要是群臣只知道朱小宝而忽略了朱元璋,那么朱小宝和朱元璋之间恐怕就会产生嫌隙。
杨靖心思敏锐,对官场规则和权力的权衡把握得十分精准,他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怎样做才对朱小宝最为有利。
深夜,在奉天殿内,朱元璋批阅了一会儿奏疏,正准备休息。
这时,门外有太监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小声说道。
“皇爷,杨尚书求见。”
“杨靖?”
朱元璋有些疑惑,随即想起今天让朱小宝去审讯海、嘉兴盐知县的事,心想杨靖大概是为了此事而来。
这案子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朱元璋原本也没指望朱小宝能很快审出什么结果。
审讯犯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考验着对人心的洞察和把握。
朱元璋这么做,也是为了锻炼朱小宝。
“哦,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端着茶,漫不经心地喝着。
没过多久,杨靖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臣杨靖,参见陛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问道。
“这么晚了,杨大人有什么事?”
杨靖脸色微微一变,说道。
“回陛下,案子审出来了。”
“什么?”
朱元璋愣了一下,神情很是震惊。
杨靖接着说。
“嘉兴知县钱有书被问出话了。”
说完,现场瞬间陷入一片沉默,奉天殿里安静得仿佛能听到针掉落的声音。
朱元璋目光复杂地盯着杨靖,几乎是下意识地问道。
“这么快?”
前几天刑部还说毫无进展,今早朱元璋还对朱小宝说,海盐、嘉兴两县知县不好对付。
这……
朱元璋满心好奇地看着杨靖,急忙问道。
“是怎么做到的?”
杨靖把朱小宝审讯的手段详细地讲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得不断倒吸凉气。
等杨靖说完,朱元璋坐在椅子上,神色十分复杂,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老爷子喃喃自语道。
“真是比咱还狠啊!”
朱元璋再次抬头看着杨靖,问道。
“这是什么道理?”
杨靖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长孙殿下手段高明,下官也只能听从他的安排办事。”
“陛下要是问这其中的门道,下官实在说不清,恐怕得陛下亲自去问长孙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