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大魏的元让蓝十二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这是历届帝王都很重视的两件事。
每年上元日祭祀三位,在五百年前,是天君,地母,清辉紫薇星君。到约两百年前张垂云帮助大魏建朝之时,大魏的头一个皇帝便把清辉紫薇星君的模样,改成张垂云的脸。
当时垂云宗是大魏的国教,大魏分封荣誉时,世家几乎只顾着争抢眼前利益,谁管那庙观上神仙是谁的脸,倒是民间有些不服的,但也传不到皇帝耳朵里,就这么慢慢到如今,几乎大魏庙观里拜的都是这三位。
民间自然不好继续叫清辉紫薇星君,便称呼这第三位长着张垂云脸的神仙叫垂云仙君。
上元日,便成了祭拜天君,地母,和垂云仙君的日子。
祭所是在牧野的四时坛,位于牧野的正东,由垂云宗的人主持,大魏那位十四的小皇帝也不知为何,似乎饿的只剩了一个壳子。赵元青跟在元让蓝身后,大为震撼。
贫苦人家过得不好,皇帝也过得不好?如何能饿到那种程度。
他似乎不太清醒似的,垂着头,一步一步踏入摆着三牲六畜的祭台上,听着垂云宗的人在宣读迎神告天之文,似醒非醒,头歪了,被旁边的礼官捅了捅,勉强眯着眼睛看向下面。
今日还起了些风,四面回声的祭坛,年长的青袍道士方帽后的两根带子被风吹得飘个不停,他念完后,两侧礼乐飘起,那位小皇帝,身子又倒向一旁,被礼官扶正。
今日上面是皇帝和主祭官,下面分了三列分立。世家,修者,五品以上文臣武将。赵元青和元让蓝在世家队伍中,燕椿和在修者那列中和燕六一起,他们那列好些,仅是来观礼的,不必跪。
如陈襄,公孙棠之类,则在文臣武将那列。
赵元青一路来这里已经跪了三次,磕了九个头,不磕不行的,太醒目了。
礼乐结束,开始燃香献礼。
几乎半人高的香被青袍主祭官挥袍燃起,插入高大青铜鼎中,青白烟雾直线一样直达青天。
随后他再次一遍念起祝文,割肉祭酒。
礼官推了推小皇帝,他微抬起眼,栽楞到一旁明黄垫子中跪倒,又连忙爬起,开始磕磕绊绊地看着礼官中的黄纸读道:““朕……朕敬承天命,谨率……百官,恭行祀典。”
除修者外众人再次跪地。
香……熄了,几乎是在小皇帝念完最后一字时,香熄灭了,仅剩的青烟在半空中四散。
众人哗然。
元让蓝跪着,垂着头,勾了下嘴角。
主祭官朝修者列看了一眼,拔出香,再次一挥袖,香火重新燃起,他又重新插入青铜鼎中。
“大魏昌盛——”
他阖目继续念起祝文。
赵元青见到礼官暗暗掐了一下小皇帝,小皇帝瑟缩了一下,继续读道:“朕……谨以牲牢、……、庶品,献于天君、地母,……仙君。”
中间有几个词被他含糊过去,估计是不会读。
香……再次熄了。
两侧学生扶起陈襄颤巍巍起身,他从手中捧出金黄色的诏书。
“公孙司,何必为难天子?”
他把诏书打开,走至祭台前,递给那位羸弱的天子。
“读吧,读完……你就……就算功成身退了。”他偏过脸,似不能、不敢直视天子。
小皇帝此时似乎略清醒了些,欲接过那黄色布帛。
却被他旁边礼官抢下,那边主祭官也开口:“打断祭祀,不敬上天。”
礼官微微笑道:“陈公,魏律十罪之首,便是这大不敬和谋逆之罪,族亲要连坐处死的。”
陈襄略扬起头,也笑,他灰白胡子被风吹得略微扬起,可精神似乎好了起来。
“祭祀,当天子亲自祭拜,香屡次熄灭,实乃这位并非天子。”
礼官并未急迫,反而挥退两侧士兵。
“陈公,不会觉得,下面跪着的那位,是天子吧?”他直指元让蓝。
元让蓝却未抬头,恭敬跪在地上不起,不看,不言。
“正是。那位便是清帝血脉,魏氏子孙。”他声音四处飘散,底下跪着的其中一位起身,正是公孙棠。
“陈公,这可不能乱说,当年,新帝是慕容氏找来的,也经过旧人层层验证,你也在内,如何就成了伪帝?”
世家中,也有层层人跟着起身,和还在跪着的人泾渭分明。
陈襄微微一笑,看着公孙棠说道:“公孙棠,当年清帝骤然殡天,为稳大魏,无奈才如此行事。只,我左思右想不放心,因此,便把我的曾孙换到慕容庭手上。慕容庭以为我败了?退了?不,我是在等。这位,便是我陈氏曾孙陈辉。”他指向还在跪着的小皇帝。
他微弯腰扶起他这位久不见面的曾孙,陈氏门庭单薄,他只看过他几眼,他就被送走。
再见面时,他成了他的老师。
“……”公孙棠冷冷地盯着陈襄,这事,慕容庭不知,他不知。陈辉,为何陈襄布置如此早?为何他们不知?
“有何凭据?”他目光如蛇般阴冷地盯着陈襄。
陈襄未回,陈辉却缓缓抬头,他瘦弱苍白,几近吃力地,举起手,他手中赫然是一把剪刀,旁边礼官公孙司脸色一变伸手欲夺,却被文官队伍中冒出来的两人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