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什么糖 作品

第307章 西域十万精兵仍在齐木斯,他们要燕王的命!

说罢。 完颜兀深吸一口气。

脑中瞬间浮现出来了上百个念头。

他咽了咽口水。

一只手背在身后。

暗戳戳的盘算着。

西北、西南、东南。

如今设有单独武力部署的。

只有这三个卫所。

而在这三个卫所当中,能称得上封疆大吏的。

拢共也就只有三个真正掌权之人。

其中西北的封疆大吏,便是大乾燕王的岳丈徐遇春。

西南的封疆大吏,便是大乾燕王的二哥楚王杨楚。

至于东南的封疆大吏,表面上看是三皇子杨建,但实际上,如今的东南则是落在了外戚萧家的魔爪中。

其中。

幕后黑手是徐遇春的概率本应是最小的。

毕竟,徐遇春是燕王杨宁的岳丈。

徐遇春的小儿子徐渭祖,更是常常伴在燕王杨宁的身边。

况且,徐遇春的家眷全都在京城之中。

全都在大乾皇帝的监视之下。

若是徐遇春敢动手,粉身碎骨的风险也是最大的。

可现在的情况。

偏偏是徐遇春最有嫌疑。

只因来到这齐木斯周遭游荡的部队,不是西南的、不是东南的。

他偏偏是西北卫所镇压的西域部落!

怪!实在是怪啊!

最不可能成为幕后黑手的人,此刻嫌疑却是最大的。

“咳咳。”

完颜兀沉思了片刻,连忙轻咳两声,继续说道:“拿人钱财替人办事?难道如今的漠北王庭已经到了为了银子连脸都不要的地步了?

区区几个西域部落出手,都可以买下我漠北百官的尊严?

还是说,你们当中有人被西域部落抓住了把柄不成?”

完颜兀这话看似是在冲漠北王宫的百官说。

但实际上,他只是在用一种更为广泛的方式询问漠北第一丞相完颜守常而已。

只不过。

彼时的完颜兀尚且不知道,自己能顺顺利利的从大乾京城回到漠北王都。

并非是因为杨宁是个品格高上的人,并非是因为燕王杨宁大发善心。

而是因为漠北第一丞相完颜守常,用互市的管理权,以及全盘的妥协。

这才将完颜兀从京城换回来的。

只不过。

彼时的完颜兀和彼时的完颜守常都不清楚彼此身上的遭遇。

当然了。

身为君臣。

他们之间就不会再有完完全全的敞开心扉的时候了。

所以,杨宁与其二人说过的每一句秘密的话。

对另一个人而言,都算是此生再难听到的绝唱了。

“完颜兀殿下,你所言之情况,老臣都了解。”

漠北第一丞相完颜守常在完颜兀面前,全然没有那种霸气和狠辣。

他看向小可汗完颜兀的眼神中,只有无尽的欣赏与溺爱。

“只是,这其中的情况,着实不适合在王宫之上,与王子您去讲。

至少,要等到您真正成为漠北可汗之后,您才能有资格知晓此事。” 完颜守常双手一拱,冲着完颜兀恭恭敬敬的回话道。

此话一出。

完颜兀眼神扑闪。

他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父汗知道此事的内幕?”

“这是自然,漠北王庭发生的事儿,就没有任何一是能瞒得过可汗的。”

完颜守常点了点头,语气坚毅的说道。

而听闻此言,完颜兀嘴角一挑,旋即轻声道:“既然如此,那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丞相大人先抓紧将父汗的寿宴安排提前几日,吾刚刚回到漠北,歇息片刻后,便去偏殿找可汗一叙。”

“老臣领命!”

完颜守常双手一拱,旋即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现场。

紧接着,王宫内其他的众臣见状,也都纷纷拱手附和道:“臣等告退。”

说罢。

偌大的漠北皇宫内,登时就只剩下了完颜兀一人。

完颜兀见状,缓缓从怀中掏出了那枚木哨。

他缓步走向偏殿,在一处空旷地,他猛地吹响木哨。

下一秒。

木哨响彻月夜。

一只、两只、五只、十只、百只鹰隼瞬间盘旋在漠北王宫之上。

见此一幕,完颜兀心中的大石头落地。

这群鹰隼还在,那他便能与燕王殿下通风报信了!

旋即,他便缓步朝着父汗所在的偏殿走了进去。

父子相谈,一夜未眠。

……

翌日。

清晨。

新鹤城。

城主府内。

全城戒严的消息已经被瞭望塔和巡城兵通告给了全城百姓。

无期戒严!

对于城中百姓来说,这封城与否。

毫无影响。

毕竟,新鹤城经过几场大战和后勤的消耗。

城中所剩的余粮、棉衣、煤炭等已经不够所有人过冬的了。

他们当中注定要有一半的人过不了这个冬天。

但很快。

北方商会便推出了全方位的分期付款契约。

三个月内能还清分期契约的,甚至不需要多拿一分一毫的利息。

一时间。

整个新鹤城老老小小,都围在了北方商会外,去领取一人一份的分期契约。

至于货物从何而来。

自然是昨晚住到城主府中的那群外来漠北商贾。

他们一觉睡到了天凉。

可直到吃过了早饭。

他们才了解到封城的变故。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那群漠北商贾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被骗了。

而且还是被骗的连一丁点骨头渣都不剩了。

但如今已经如此了。

与其亏得血本无归,倒不如借着这个由头在新鹤城干些产业。

他们找到燕王府,找到大乾官员。 大乾官员竟表示全力支持。

起初,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漠北商贾并不相信大乾官员的口头承诺。

直到完颜洛水的出现,彻底安抚了这群外来商贾不安的心。

旋即。

一切就都像杨宁预测好的那般,顺理成章的发展了下来。

看着城中商贾与百姓人头攒动的景象。

杨宁深吸一口气,眸中陡然生出了几分满意之色。

他冲着身旁的姜南风说道:“现在是第一个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

只有北方商会持续发放分期契约,只有百姓不断签订这分期契约,才能有后续的发展。

这几日,你不必陪在本王身边了,这桩子事儿,本王要亲自盯着、”

此话一出。

姜南风先是微微一怔。

但很快,姜南风便双手一拱。

冲着面前的杨宁沉声说道:“臣明白了,只是殿下,臣听闻渭祖已经去军中历练了,臣也想去军中历练,不想在殿下身边继续当个百无一用之人了。”

听闻此言。

杨宁先是微微一震,但很快,他的嘴角明显生出了一抹笑意。

“南风,你是觉得渭祖去军中历练,自己被落下了是吧?”

“殿下明鉴,臣本来就是为辅佐殿下而来,自然是想早日成为殿下的得力干将。”

姜南风双手一拱,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坚毅之色。

听闻此言,杨宁先是微微一怔。

可紧接着,杨宁的眸中便生出了几分动容。

他拍了拍姜南风的肩膀说道:“本王曾在一本奇技淫巧的书中看到过,若能从大乾东出千里,便能到达一处东方大国。

传说东方大国之中,有一个名为圣人的学者。

那位圣人在世之时,没有人愿意听信他的建议去治国。

直到圣人仙逝,东方大国分崩离析,人们才想起这位圣人在世时说过的那些谏言。

后来的历代君主,便将这位圣人年轻时说过的话,无一例外的全都当成了治国良策。

而本王时至今日尚且还记得,那圣人曾说过一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你与徐渭祖虽说都是本王的左膀右臂,但其实,你与渭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作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纵然你们二人从做事行事上再怎么相像,可你们终究不是一样的人。

徐渭祖此番去军中历练,是因为他必须要去军中历练,若是不去军中历练,那徐渭祖身上的潜能便会被生生世世的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