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什么糖 作品

第305章 修路进展神速,十里小路已经成形?(第2页)

“明日,你就拿着这令牌去找林阮将军,林将军自然会给你安排的。”

杨宁将手中的旗官令牌塞进了徐渭祖的手心里。

他之所以让徐渭祖去林阮麾下入职。

并非是因为杨宁觉得石恒有哪里不好。

反倒是因为。

石恒这莽夫实在是太过仁义了。

若是让徐渭祖去他的麾下历练。

想必用不了几天,石恒便会如坐火箭一般,将徐渭祖拔擢到和自己一个职位上去。

若是如此,那便会坏了规矩。

况且,石恒麾下的士兵。

大多是从京城中来的老班底。

几乎没有人不认识总帮着石恒处理军务的徐渭祖。

但若是让徐渭祖去到林阮的麾下历练。

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林阮麾下的士卒,原本就是以东北边军为基底的。

前些日子,在得到了自募边军之权后。

林阮麾下便又扩充了一万余人。

现在,林阮部队的人数虽要胜过石恒部队几分。

但林阮部队的凝聚力,以及林阮部队的即战力。 相较于石恒的部队,可是实实在在的差了一大截出去。

关键是。

林阮麾下的士卒,大多不认识徐渭祖。

如此一来,徐渭祖的身份便不容易暴露。

此外,林阮将军也是一个明事理,分得清主次的人。

让林阮知道了此事之后。

他定会袖手旁观,静静的等待徐渭祖历练结果出炉。

至少在军中历练之时。

林阮不会破格伸手去搀扶徐渭祖。

坏不了规矩。

“殿下明鉴,臣原本就打算去林将军的麾下,此番算是梦想成真了。”

徐渭祖双手一拱,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激动之色

一股肉眼可见的喜悦,更是如藤蔓一般。

瞬间爬满了虚徐渭祖的脸庞。

“不过,你要提前和林将军说明白,你每日都要早退一个半个时辰的。

一方面是,你要回来帮本王处理处理杂务,另一方面是,别让你姐发现其中的端倪。”

杨宁见此,连忙摆了摆手,冲着徐渭祖一脸慷锵的开口回应道。

“殿下放心,此事臣自然会放在心上,一定不会出现任何纰漏的。”

徐渭祖双手一拱,眼神中同样生出了几分坚毅之色。

见此一幕。

杨宁淡然一笑,旋即拍了拍徐渭祖的肩膀。

彻底将那块旗官的令牌,交到了徐渭祖的手上。

“对了殿下。”

徐渭祖拿到令牌之后,先是满脸喜悦的盯着看了好久。

紧接着,徐渭祖又突然话锋一转,冲着面前的杨宁沉声说道:

“黄尚书已经连续两个晚上在城外驻扎修路了,您若是将全城封闭的消息放出去,若是被黄尚书听到误解,该如何?”

嘶!

此话一出。

杨宁猛地拍了拍脑袋。

忘了忘了。

这几日事务繁杂,他竟忘了还有黄尚书在城外修路这件事。

“此事倒是有待考虑,黄尚书修路修的如何了?”

杨宁轻抚下颚,一边思考着对策,一边似闲聊似的发问道:“近几日,本王也没看到任何申领银两、材料的批文,莫不是黄尚书仍在考察阶段?”

“非也非也。”

徐渭祖闻言,也没有半点藏着掖着,而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

都一五一十的拱手告诉给了杨宁道:“殿下近几日公务繁忙,所以臣便并未将黄尚书的折子给殿下拿去看。

黄尚书来到新鹤城内两日,一共申请了两笔费用,第一笔是生活开销,申请了五十两白银,作为接下来半年的吃穿用度。

第二笔是材料、人工的开销,一共八百两白银。

至于黄尚书修路的进度,臣不是建筑算科出身,对其进度不甚了解。

但据周遭百姓以及小工来说,黄尚书修路之速度已堪称神速,如今新鹤城南门十里开外的地基都已铺好,只差东风。”

说着。

徐渭祖从袖口中掏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锦囊。

打开锦囊,里面堆叠着密密麻麻、各种各样的图纸和金属器具。

在摸索了片刻之后。

徐渭祖这才将一张表面有些泥土附着的羊皮纸掏了出来。

而后径直的递到了杨宁手上:“殿下,这便是臣站在城楼上登高而望,于今日下午,画的修路图。

其上的标注和大小,都是臣按照等比例进行缩放的。”

说着。 杨宁从徐渭祖的手中缓缓接过了那张图纸。

摊开在桌面上一看。

杨宁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惊愕之色。

“渭祖,你确定这路,是按照你肉眼所见等比例绘制的?当真没有夸大的因素?”

“回禀殿下,臣自幼就跟着父亲在沙盘上学制图,比例这一块,臣绝对不会出错!”徐渭祖双手一拱,语气中满是坚毅之色。

听闻此言,杨宁嘴角一挑。

放松的摇了摇头道:“想不到,这黄尚书的本事还不小,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路修到如此地步。”

“臣以为,黄尚书确实是有些本领的,但若是没有燕王殿下的图纸,想必黄尚书也不能修建的如此之迅速吧。”徐渭祖淡然一笑,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崇拜之情。

“渭祖,这你可就错了。”

杨宁闻言,并未感到欣喜,而是淡然一笑,轻拍了拍徐渭祖的肩膀继续补充说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本王给黄尚书的图纸确实不错,但按照本王的估算,想要开垦出一里的地基,最快也要五日之久。

其中涉及到相关的调配、精细等工作,都需要黄尚书一个人去一点点的协调。

如此一来,这时间线就会被拉的很长。

本以为黄尚书在京城之中都被六部官员视为异类,如今竟能在人生地不熟的东北,行动的如此迅速,这才是最教本王惊讶的地方。”

“怪不得殿下会如此惊讶。”徐渭祖似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旋即冲着徐渭祖沉声说道:“黄尚书行事如此麻利,本王自然不能辜负他的功绩,况且,这十里路的地基铺设出去,仅耗了八百两白银。

若是将这个数字传到京城朝堂之上,恐怕又要有许多官员做噩梦了吧。”

“殿下的意思是,给朝廷写一个折子?”徐渭祖双手一拱,手中俨然握起了笔墨。

“必须要写一封折子,就说咱们修路没钱,求朝廷嘉奖于黄尚书,并将这张图,以及两笔共八百五十两白银的支出账目,一并附在折子里!”

杨宁大手一挥,沉声喝道:“另外,再于折子中写上,本王已经开始规划京城直通新鹤城的官道了!

此事写的越夸张越好,写的越详细越好!

如今朝堂之中的风气浑浊,本王必须高调做事,方能脱颖而出!”

“殿下圣明,臣这就为殿下执笔写折!”

徐渭祖闻言,嘴角一挑,连忙用起了毕生功力。

为杨宁在折子中疯狂落笔了起来。

不多时。

折子成书。

上面密密麻麻但却整齐有秩的楷书落地。

盯着折子上的内容,杨宁嘴角一挑。

眸中尽是满意之色,

但很快。

杨宁眼光一闪,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紧接着,他连忙转身来到了书房的一角。

推开书柜,一个巴掌大的空心砖暴露出来。

杨宁双指猛地发力,深入空心砖的缝隙之中。

而后手腕一抖,竟直接将那空心砖给夹了出来。

空心砖掷地有声,当场碎成了渣子。

可里面,却包裹着一根长条的丝绸包裹。

“殿下您这是?”

徐渭祖看着杨宁如此操作,眼神中不禁生出了几分懵逼之色。

杨宁则是充耳不闻,将那丝绸包裹打开。

里面赫然是那根由林乌术发掘出来的三百年野山参。

“渭祖,你再替本王写个折子,以送父皇的年关贺礼为题,至于贺礼内容,便是这根三百年,哦不,五百年的野山参!

祝福的话,记得多写一写,父皇就爱看那些。”

杨宁说着,将手中的野山参一并递给了面前的徐渭祖。

徐渭祖接过山参,双手一拱便再度提笔道:“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