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什么糖 作品

第287章 燕王延误战机?只为修路上奏表!

杨宁话音未落。 才刚离开前去书写奏表的姜南风。

便手持一封羊皮卷,朝着杨宁一步一顿的走了过来。

他双手一拱,将羊皮卷恭恭敬敬的呈上。

杨宁见状,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

他对姜南风的文笔还是相当放心的。

就从姜南风的与杨宁的契合度来说。

姜南风完全有能力掌握,杨宁想要上表的一切内容。

“殿下,按照大乾礼制,微臣本应用金丝卷轴为大乾皇帝陛下谱写,但微臣考虑到,殿下在东北就藩,乃是一份苦差,又不是来享乐。

一份金丝卷轴在整个东北售卖的价格,都是极为恐怖的。

用羊皮卷,虽有些上不了台面,但起码能向大乾皇帝陛下,能向整个朝堂中的文武官员证明,殿下乃是务实之人!”

姜南风双手一拱,沉声说道。

“如此甚好。”

杨宁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明显生出了满意之色。

奏表所用纸张乃是哭穷的象征。

可奏表中所写的内容,却是能耗费国库存银的滔天工程。

如此反差,即便是不能让朝中的文武百官摸不着头脑。

也绝对能让那群躲在暗处的外戚集团,仔细琢磨一段时间了。

这段时间。

这段空档期。

便是他杨宁一统漠北的最佳时机!

“即刻将这封奏报送到京城,八百里加急,越快越好!”

杨宁大手一挥,沉声发令道。

“是!”姜南风单膝跪地,慷锵有力的回应道。

话音未落。

姜南风便双手一拱,眼神中颇为激动的问道:“只不过,殿下此举,当真能牵制住京城中的小人吗?若是无法牵制住,殿下在漠北又该如何?”

“南风,想说什么直言便是。”

杨宁一眼便看出了姜南风话里有话,便大手一挥。

毫无顾虑的沉声问道。

“殿下明鉴,那微臣便不吝直言了。”

姜南风先是一怔,而后便双手一拱。

冲着杨宁恭恭敬敬的开口说道:“微臣以为,殿下此计虽妙,但碍于大乾朝中,尚且有人与漠北蛮子同穿一条裤子。

若是大乾官员向漠北王庭方面取证、询问。

那殿下精心谋划的一切,可能都会成为泡影啊。”

“这倒是颇有几分道理,但本王的手也申不了那么长,若真的出了这种情况,便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吧。”

杨宁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陡然生出了几分坚毅之色。

而姜南风听罢,则是眉眼一挑。

旋即附耳在杨宁肩膀,轻声说道:“殿下漏算了一个人,只要借此人之名,借此人之口。

殿下今日在东北谋划的一切,都会如盖上了一层隐身布一般,无人知晓!”

“何人?”

杨宁沉声发问道。

“前太子殿下!”

姜南风双手一拱,脑袋猛地磕在地上。

“前太子殿下?南风,你莫非”

杨宁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颇有几分恍然大悟的意思。

姜南风见状,也是猛地抬头,眼神坚毅的说道:“殿下明鉴,微臣正是此意!”

此话一出。

杨宁轻抚下颚。

寻着木椅便一屁股坐了下去。

姜南风的意思。

是借调查前太子之死的口。 来掩盖自己在东北藩地谋划的一切。

前太子之死,与漠北、外戚集团定然脱不了干系。

这是整个大乾朝堂上上下下,人尽皆知,但却无人敢说的秘密。

即便是坐在九五至尊之位上的便宜父皇。

也同样明白这个道理。

无奈朝中外戚集团势力庞大。

即便有清流之臣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

为了自保活命,为了九族的安危。

清流也好,忠臣也罢。

到头来都会选择当一个视而不见的哑巴。

但也正是这种人人自危的氛围。

能让杨宁的计划顺理成章的发展下去。

毕竟。

当朝堂之上的所有文武官员。

全都坐视不管,全都因为心里有鬼,而选择视而不见。

无论他杨宁如何折腾,无论他杨宁如何谋划。

都不可能有外人,站出来指责一二了。

况且。

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外戚集团在朝中的势力虽大。

但以萧皇后、三皇子杨建等人为首的外戚集团。

却并不得民心。

甚至就连一些中立、摇摆不定的官员。

也都对外戚集团颇有微词。

如此一来。

他杨宁便能实打实的将心中谋划,一字不落的贯彻下去了。

“速速前去,莫要耽搁了时间。”

杨宁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记得在出城之时,避开林乌术,若是被林乌术看到了,此计恐怕会有变化。”

姜南风闻言,先是微微回头。

旋即便一刻不停歇的朝着门外奔袭了过去。

当天晚上。

大乾京城。

养心殿内。

十几个身着红袍的一品大员分列大殿两侧。

灯火摇曳中,簌簌的翻书声回荡在整个大殿。

十几个一品大员汗如雨下。

门外涌进的阵阵寒气。

全然压不住这殿内的躁动。

“疯了,疯了,朕看你们全都是痴心疯了!”

大乾皇帝猛地起身,一把掀翻桌子。

几十张奏折散落于青石砖上。

一张泛黄的羊皮卷,格外瞩目。

“战机延误,贻笑大方!”

大乾皇帝负手踱步,额头青筋隆起:“这种折子你们在选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决断?

好好的一个新鹤城就放在眼前,可这憨老六竟不去争取。

反而是龟缩在共川城内,研究起了新鹤城的战后重建。

这憨老六何时有如此之自信了?

你们平日里口口声声说为国为民,说辅佐藩王。

今日之事,燕王有罪,汝等又该当何罪!”

轰! 此话一出。

十几个身着红袍的一品大员瞬间俯身跪地。

众臣双手拱起,齐刷刷的操着哭腔道:“陛下息怒,燕王殿下所送奏折乃是八百里加急,臣等无权查看,这才第一时间找到陛下决断!

还望陛下明鉴,陛下明鉴!”

大乾皇帝大气喘个不停。

他眼中遍布血丝,以近乎幽怨的眼神扫视殿下群臣。

九五之位上坐了几十年。

他岂会不知道这群人臣的“好手段”?

这封由老六送回来的奏折。

他们当臣子的不可能不看!

这就是诚心气他这个皇帝!

说白了。

眼下这一幕。

就是众臣为了让他这个大乾皇帝看到奏折。

而演的一出戏!

“明鉴个屁,朕的儿子不懂事,难道汝等也不懂事?”

大乾皇帝挽起龙袖,走下台阶。

指着为首的几个红衣大臣便破口大骂。

“如今江东倭寇局势复杂,东北方面虽收复两座城池,但西域合兵已至,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让东北才刚建立起来的优势满盘皆输!

朕何尝不知道东北建设的重要性,但如今大敌当前,这那里是发展建设的时候!

身为朝中重臣,你们脑袋上顶着的,难道还不如朕的夜壶吗!”

“陛下息怒,此事微臣以为,燕王殿下想的也没错,只是想法决策太过超前罢了。”

为首的一个红衣大臣双手一拱,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幸灾乐祸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