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京城春闱在即,勒令所有皇子参加
此话一出。 杨宁倒吸一口凉气。
眼神中更是生出了几分复杂之色。
周遭的文武官员见状,则是个个面露难色。
即便是石恒、徐渭祖等燕王近臣。
闻言也都露出了一抹错愕。
要知道。
九州同贺信,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发的。
百年来,这九州同贺信都被视作国祚般的存在。
信发九州,百官叩首,万民共贺。
其分量,甚至比一般的圣旨还要重上数倍有余。
上一次大乾发放九州同贺信,还是在大乾前太子册立当日。
天下人人都觉得,大乾未来会有一个不世明君。
可这一次。
便宜父皇竟然将这九州同贺信,发在了三皇子杨建大捷之日。
这背后的意味,可就颇为深长了。
况且。
这封九州同贺信当中,还明确的写出了。
要将江东布政使司的正式官职,兼江东左将军一职一同授予三皇子杨建。
一个皇子,既不在京城,又不去就藩。
反而是在江东前线,火线受命,担此重任。
既得了名正言顺之虚,又得了兵权粮道之实。
放眼整个大乾皇室的历史。
三皇子杨建也是独一份的存在了。
往小了说。
这是皇帝想要历练一番这三皇子杨建。
往大了说。
这是皇帝想要给三皇子杨建一丝希望啊。
“儿臣领旨,为三哥贺!”
杨宁深吸一口气,沉声一喝。
回音不绝于大殿四下。
跪伏两侧的文武官员听罢。
同样双手拱起,委声附和道:“臣等为三皇子贺,为陛下贺,为大乾贺!”
“南风啊,将这封九州同贺信裱起来,挂在城主府大门前,本王要共川城所有官员,抬头见喜!”
杨宁蟒袍一挥,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释然。
听闻此言。
城主大厅两侧的文武官员,全都露出了一副错愕之色。
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大乾皇子之中,尤以三皇子杨建、六皇子杨宁最为不合。
甚至在杨宁到东北就藩之时。
尚有传闻言说:六皇子杨宁是被三皇子杨建排挤到东北来就藩的。
可见二人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
更何况。
如今大乾太子仙逝已有半年之久。
大乾天下势力如江流一般,错综复杂。
每个人都在等着皇帝册立新储君。 在三皇子杨建被关禁闭之前。
兼任监国之能,却又远在东北就藩的杨宁。
自是这储君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可如今的三皇子杨建。
却摇身一变。
从禁闭皇子成了封疆大吏。
况且,其背后尚有萧皇后等一众外戚集团的支持。
与在京城朝中人微言轻的杨宁相比。
此时的三皇子杨建,虽在实权上略逊于杨宁几分。
但在被册立为储君的可能性上。
俨然与一路黑马至今的杨宁持平。
甚至,隐约间出现了几分反超之意。
“卑职领命,卑职这就将其挂在城主府楼前!”
姜南风深思片刻后,便双手一拱。
眼神中颇为会意的回应道。
杨宁见状,也是深吸一口气。
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就在姜南风刚要站起身,走出府门之际。
又一个浑身带甲,满身泥泞的小斥候。
匆匆闯进了城主大厅内。
他双手一拱,嗓子干哑的嘶吼道:“殿下,有圣旨前来!”
又是圣旨?
杨宁闻言,眼睛瞬间蹬了滴流圆。
分列大殿两侧的文武官员听罢。
也都将刚站直的身姿,重新跪伏了下去。
“儿臣杨宁领旨!”
杨宁双手一拱,单膝跪地的回应道。
“朕念膝下六子,如今皆在外历练,但苦于在外历练只涉军事,文学操守、治国方略等同为重中之重,故而,朕特下旨意。
勒令京城外所有皇子,在今年春闱之时,重返京城。
与科举考生一并参加春闱。
落榜皇子朕自会严惩,削其爵、断其俸!
若名列前茅,便算过关!朕无赏!”
此话一出。
杨宁双眸一震。
猛地拱手喝道:“儿臣领命,春闱之时势必重返京城,于科举中博取功名!”
说罢。
那小斥候双手一拱。
当即踱步入内,朝着杨宁径直走了过来。
小斥候恭恭敬敬的将手中圣旨递给杨宁。
杨宁同样恭恭敬敬的伸手接过。
可在场的文武官员闻言。
眼神中则是生出了阵阵狐疑与不定。
虽说早年,也有大乾皇帝勒令皇子到春闱中试考。
但那不过是逢场作戏,给皇子一个检验学识的机会。
况且,明面上这春闱科考,不容透题。 可私下里,皇子的老师也好,皇子的追随者也罢。
都会或多或少的,用自各种手段。
为皇子透题。
久而久之。
这皇子春闱便也就成了一个面儿上的事儿。
可这次。
大乾皇帝的意思却不是面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