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山海关总兵作死,空关的始作俑者!(第2页)
一时间,杨宁身后的大军颇有几分万马奔腾之势!
待杨宁行至山海关前,门口负责接待的一批红衣大臣。
明显被杨宁等人的滔天声势吓到了。
众官员还没见到杨宁,便纷纷下跪。
“燕王殿下英明神武,所率之军皆为王者之师啊!”
为首的红衣大臣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抬。
但是口中所说出的奉承之词,却是一套一套的都不带重样。
而杨宁见状,则是一个翻身从马上走下。
而后径直的走到为首的红衣大臣面前说道:“起来,在本王这儿,不需要这些繁文缛节,速速起来。”
“回禀殿下,微臣确实没有这个资格,微臣乃是九品官员,按照大乾礼制,见到皇室人员无论如何都要全程跪拜伺候的!”
为首的红衣大臣语气几乎是颤颤巍巍的说出了这句话。
“九品?”
尚不等杨宁说话。
站在杨宁身旁的徐渭祖和姜南风便都露出了一副错愕之色。
“你说你是九品官员?”
徐渭祖率先走到了那个红衣大臣的身前,语气中颇带了几分质问。
“回禀公子,微臣是。”
红衣大臣仍旧是把脑袋磕在地上,没有半点抬起来的意思。
而一旁的姜南风见状,更是连忙开口追问道:“你是什么官员?分管哪个部分的?”
“回禀这位公子,微臣乃是掌管马厩的计数管,相当于正常县城中的一个主簿。”
红衣大臣说的倒是一五一十。
可听到这些之后的徐渭祖和姜南风。
却都气的脖颈涨红,脸色中明显生出了几分难堪。
而彼时的杨宁,仍是一脸不知所谓。
“怎么回事?”
杨宁捅了捅一旁的徐渭祖,小声发问道。
“殿下,这是下马威啊!!”
徐渭祖深谙官场之道,一眼就看出了这群东北本土大臣的用意。
“下马威?这不是派人迎接了吗?”
杨宁闻言一头雾水的反问道。
看着跪在山海关前的一排官员,他并没有觉得这是下马威。
难道只是因为迎接官员的品级低?
可这种面子工程,本不就应该是让低品级官员来做的吗?
“非也非也。”徐渭祖深吸一口气,连忙开口解释道:“根据大乾礼制来说,迎接藩王入关,最低的品级也得是四品以上!
出门迎接的官
员,则是要以五十文官、五十武将,作为基本建制。
可殿下你看,跪在这山海关前的一众官员,加在一起都不到五十。
而且为首的文臣,竟然还是一个九品芝麻官。
这不摆明了,就是告诉殿下您,东北不欢迎您嘛!”
听闻此言。
杨宁这才恍然大悟。
前身的记忆当中并没有这条大乾礼制。
可能是因为前身压根就用不上这样的礼制。
所以脑海中才会空空如也。
但若是真按照徐渭祖说的这样。
那这群东北本土的官员,倒还真是给自己来了一个下马威啊!
这下马威的力度不小!
看来,东北这块骨头已经开始变得难啃了!
杨宁深吸一口气,全然没当回事。
而后一个箭步上前,一把将跪倒在山海关门前的红衣大臣拉了起来。
“殿下不可!”
红衣大臣被杨宁的蛮劲儿拉起,连连摆手。
可他无论挣扎,却始终都逃不过杨宁那两双如灌铅一般的大手的控制。
“有何不可,本王身兼监国之位,有五品官员以下的任免职权,从现在开始,本王就认命你为后勤主簿,官居五品!”
杨宁说着,这才将那个红衣大臣放下。
而后径直的朝着雄伟的山海关内走去。
他倒要看看,这群在山海关迎接自己的东北官员,到底都是一群什么货色!
“殿下......可,这后勤主簿不是六品官吗?”
被放了下来的红衣大臣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错愕。
他呆呆的望着杨宁离去的那背影,一时间竟出了神。
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跟了上去。
不多时。
山海关总兵府。
杨宁将大军驻扎在校场之后。
便带着石恒、徐渭祖、姜南风、徐渭云以及几个得力的亲兵干将,前往了山海关总兵府。
在一个关隘当中,二品的总兵,就相当于土皇帝了。
他们在这里拥有绝对的权威,不容侵犯。
而身为燕王的杨宁自己。
便是侵犯所有东北总兵权威的存在!
“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杨宁刚刚踏入总兵府大门。
一个满脸臃肿的神似土豆的中年男子便凑了过来。
“你就是山海关总兵?”
杨宁语气中透露出几分质问,眼神全然不在那人身上。
“非也非也,山海关总兵乃是人杰,小的哪里能跟总兵相提并论。”
长相臃肿的中年男子双手一拱,眼神中陡然生出几分畏惧。
“那你是何人?”杨宁身旁的徐渭祖连忙开口问道。
“回禀殿下,公子,小人乃是总兵府管家,王二。”
此话一出。
杨宁的嘴角微微跳动。
他额头的青筋隆起。
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杀意。
都到了府上,总兵还不露面?
这是真拿他杨宁不当盘菜啊!
若是东北全境的将领官员,都像这山海关总兵一样。
那就必须玩一手杀鸡儆猴了。
而这杀鸡儆猴的对象,便只能是山海关总兵!
直至杨宁走进总兵府内。
主座上的山海关总兵这才嘴角一挑,眼神中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殿下莅临寒舍,本应出城迎接,奈何末将边关事务繁杂,属实难以脱身,今日特设此宴,还望殿下海涵。”
说完了一大段话。
山海关总兵依旧是稳坐主座,没有半点起身的意思。
杨宁见状,缓缓开口说道:“总兵大人言重了,本王哪比得上边关事务重要啊。
只是,本王从京城来此,途径发现一座关隘竟为空关。
按照大乾军法,小关归大关统帅。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总兵大人为何不向上禀报啊?”
杨宁的眼神逐渐犀利。
整个宴会厅内闻言的东北百官,也都倒吸一口凉气。
纷纷将目光放在了杨宁的身上。
而彼时的山海关总兵闻言,非但没有半点慌乱。
反而是一脸淡笑的缓缓起身:“殿下莫急。
那座关隘,不是空关。
而是末将为了给官员行方便。
特地让他们都到山海关一起来迎接殿下您。
免得迎接两次耗费人力物力。
毕竟东北边民生活已经很苦了,能省点是点。
殿下应该,不会怪罪末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