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乾皇帝的任性,监国之位保留不动!
此话一出。 整个养心殿内的气氛瞬间诡异了数倍。
分列两侧的小太监闻言,都纷纷低下了脑袋,生怕受到任何牵连。
一旁的御史见状,更是连忙推开了这年老体衰的户部主事。
而后一把从他的手中夺过那本奏书,恭恭敬敬的递到了大乾皇帝的面前。
“陛下恕罪,这老朽定是许久不上朝,贪功冒进,才会想出如此说辞的,还望陛下权当这老朽胡言乱语。”御史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向后退去。
而后御史双手一拱,眼神狠辣的看向身旁的两个户部老登。
厉声一喝道:“二位大人还不向陛下认错吗?”
“这”
两个远离庙堂许久的老登闻言,眼神中都明显生出了几分错愕之色。
御史不是和户部站在一边的吗?
怎么今天还窝里横了?
而且
就从这个御史的语气和情况来看。
这个御史是明摆着保杨宁保到底了。
难道就因为六皇子即将大婚?
还是忌惮杨宁身上尚未卸任的监国之位?
皇子一旦就藩,就会卸掉京中的职位。
这是大乾百年以来传承的规矩。
杨宁只要前往东北边关就藩,监国之位就会自然而然的从他身上卸下来。
卸掉了监国礼冠。
杨宁就算本事再大。
那也只是一个盘踞在边塞的没了牙的老虎罢了!
何须惧之?
“明日便是宁儿大婚了,若二位大人主动撤回折子是最好不过的。”
沉默了许久的大乾皇帝也是缓缓开口说道。
虽说三十七万担粮食不是一笔小数目。
堪比如今大乾王朝大半个国库储备了。
可如今的杨宁,在他这大乾皇帝心中的地位,早就远远的超过了金银。
金银再多,能换来一个老六吗?
不能!
“臣等明白,此折有待商榷,还望陛下息怒。”
户部的两个老登相视一眼。
他们虽年老眼花看不清朝局。
但在陛下的身边伺候了大半辈子的他们还是心知肚明——伴君如伴虎。
大乾皇帝的喜怒哀乐,他们可是全都能看出来的。
“下去吧。”
大乾皇帝闻言,没有丝毫理会。
只是淡漠的闭上了双眼,语气慵懒的回应道、
“是。”
两个户部老登见状,陡然没了刚才拱手谏言的那股火气。
二人的眼神中更是生出了一股股退避之色。
一旁的御史见状,也随之冲着大乾皇帝双手一拱道:“既然如此,微臣也一并告退了。”
“去吧。”大乾皇帝挥了挥龙袖。
而随着几人的背影走远。 大乾皇帝环顾四下无人抬头。
这才将那两份上奏的折子重新翻看了起来。
折子上确实记载着有关杨宁向东北运银子、粮食的事实。
而且这两份折子上的数目详尽,有理有据。
只是那巨大的数额,着实让大乾皇帝看的龙眉紧锁。
“一百三十七万两现银,三十七万担粮食,这还只是被百官探查到的。”
大乾皇帝嘴里嘟囔着,眼神中闪过一抹犀利:“但老六的家底可不止如此,说不定,百官这次所探得的只是老六的冰山一角而已。
只不过,老六到底为什么要带着如此之多的物资前往东北就藩呢?
莫非”
大乾皇帝深吸一口气。
原本犀利的眼神中多了一抹怀疑之色。
他注视着大殿之外,双手依依不舍的蹭了蹭龙椅的把手。
“就算老六真有那种想法,朕真的能挡得住吗?”
翌日。
清晨。
伴着最后一车粮食装车完毕。
所有藏匿在六皇子府中的物资。
都已经整装待发。
车水马龙的京城,今天格外安静。
每一条街道的商铺门脸,都贴上了两个大大的红纸喜字。
京城的八条主干路,更是被红绸子封的死死的。
越往京城的内城走,两侧巡街的御道卫就越多。
直到内城核心的区域,道路两侧已经没有任何能下脚的空地了。
除了严阵以待的御道卫,就只有身着布衣的暗卫。
京城百姓大多只能在外城驻足远看。
“这又是办什么喜事?哪位妃子诞下龙子了?”
“听说是六殿下要大婚了!”
“六殿下?他还能大婚?谁家的姑娘这么惨?”
“嘘小点声,据说是徐国公家的长女徐渭云!”
“啊呀呀,真是造了孽,渭云小姐怎么和六殿下搞到一起去了?简直是乱点鸳鸯谱嘛!”
“你别乱说,如今的六殿下可是大乾监国,手握自募府兵之权,能耐大得很呢!”
“是啊,据说六殿下还革新了铸剑术,改良了红衣火炮,就连朝廷前些日子给咱们安装的种菜大棚,都是六殿下研究出来的呢!”
“是嘛!那六殿下的本事还真不小,配渭云姑娘倒也合理。”
十几万京城百姓不断热议。
而伴着旭日东升。
一注注如滚烫鲜血一般的红绸子,从半空洒下。
数以百计的红绸子,不偏不倚的铺满了京城内城的八条大街。
一时间,整个京城内城都变成了红绸的海洋。
紧接着。
一声张弛有力的喊声响彻大半个京城。
一阵阵富有节奏感的铜锣腰鼓声,随之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