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金不怕水炼(第2页)
凶手会不会就在你们当中?
朕的一个儿子战死在前线尸骨未寒,就有人杀死了朕的龙孙,还要陷害朕的另一个儿子。
这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朕即寒心又惶恐!
此案若不水落石出,朕岂有安眠之夜?
即日起,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家合力督办此案。
一个月之内,若不将犯人缉拿归案,朕就把你们通通遣到边关,去迎战匈奴!”
“臣等领旨。”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的几十名大臣拱手呼应。
才刚谏言让老六杨宁认罪的一众大臣,则都低着头一言不发。
众人明显是被皇帝的一番猜忌吓破了胆。
“憨老六,免跪起身吧。”
大乾皇帝看向杨宁,目光中带有一丝愧疚。
他膝下六子,老五早年夭折,太子又在前线战死。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他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谢谢爹。”杨宁轻飘飘的起身。
眼神不经意间瞟向三皇子杨建,却是暗藏杀机。
大乾皇帝如释重负的靠在龙椅上:“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朕满足你。”
赏赐?
这是给补偿了!
自己这便宜老爹还挺讲究。
钱,自己倒是不缺。
生母柳贵妃去世之前,给他留了白银六百万两、良铺十五间。
足够十万大军吃三年了。
权,便宜老爹不可能给。
毕竟前身天生脑疾,文官的信服度太低。
在朝中立不住脚。
那就只有势了。
请愿去边关当藩王,发展军权。
就是现在!
杨宁故作深思状,眼神逐渐坚毅:“我要去边关就藩打匈奴,给大哥报仇!”
嗡——
此话一出。
三皇子杨建脸上写满了紧张。
他没想到老六竟会提出就藩。
若真让杨宁带着那封密信离开,他就成了待宰羔羊啊!
朝中百官震惊不已,重新审视起了这憨傻的六皇子。
为老六指证的黑脸将军徐遇春,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赏。
大乾皇帝微微一怔,低眉沉声道:
“你有此心,朕心甚安。
可边关战事惨烈,燕云十六州已半数尽落敌手。
况且,军饷已欠三月未发,大乾军将战意全无.....”
操。
天崩开局啊。
看来想顺利的去边关就藩。
还得先把前线的局势稳定一下。
关键是军饷。
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军饷好办,洒洒水的事。”
杨宁故作憨态,似玩笑一般的说道。
朝中文官皆不屑一笑,漠然的摇了摇头。
众武将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寒意。
“六殿下尚未及冠,也配议论国事。”
“为筹措军饷,前线将领换了一批又一批,殿下何故觉得此为易事?”
“恕老臣直言,泱泱大乾尚且捉襟见肘,您一个尚未及冠的皇子,能有什么办法?”
“哼,六皇子殿下,莫要痴人说梦了!”
“您为太子报仇心切,臣等能明白,可殿下,军中无戏言啊!”
“戏言?”杨宁转头看向魏国公,眼神中掠过一丝看傻子的悲哀:“我虽天生脑疾,可又不是傻子。
想要短时间内筹措军饷,恢复军队士气。
那就以战养战呗。”
“以战养战?”
大乾皇帝微微一怔,而后坐直了身子:
“宁儿的意思是战事所得,尽数充军。
朝廷分毫不取,让大乾军士在战斗中自己赚取军饷?”
“最好抓几个典型,再给他们加官进爵。”杨宁淡定的点了点头。
战争中所得,尽数用于战争。
无需加征徭役、消耗国库储备。
如此一来,欠饷一事便可迎刃而解。
再以大授官爵助推,军队的士气也将
大幅提高! “宁儿,别站着了,坐到你三哥身旁去!”
大乾皇帝看向杨宁,眼中金光闪烁。
这憨老六,平时只知道锤人。
想不到在军法之上竟也有造诣!
朝中文武百官也陷入了深思。
片刻后,一众武将神色大悦,惭愧的作起了揖。
才刚反驳声最大的魏国公,此刻脸色更是铁青无比。
“妙,甚妙。”
“虽不合祖制,但确实能解决欠饷!”
“朝廷分文不取,还加官进爵,定能提升士气!”
“六皇子一语中的,实乃大乾之福,万民之幸!”
“臣等为大乾贺,为陛下贺!”
趋炎附势的文臣同时拱手下跪。
就连三皇子那一派的几个文臣,也扬声附和了起来。
“可是...父皇,内阁不是已经同意议和了吗?”
三皇子杨建摇晃着臃肿的脑袋,突然发问。
大乾皇帝冷哼一声:“议和是无奈之举,朕凭什么将祖宗江山给那群蛮夷!”
“父皇息怒。”三皇子杨建连忙跪地磕头,但表情却无比狰狞。
他和匈奴勾结,为的就是边关议和。
匈奴人要燕云十六州,他三皇子要议和的白银。
为达目的,他连太子一家都杀了。
可却在临门一脚,被这憨傻的老六截胡了。
老六杨宁,必不能留!
大乾皇帝深呼一口气,转而看向杨宁。
想不到这憨老六,也有让他在百官面前扬眉吐气的时候。
旋即,大乾皇帝龙眉微舒,满面春风道:“传旨下去,着内阁以六皇子的以战养战为题,拟一份军令,即日发往边关,准备反攻匈奴。
大乾边关将士以战养战、尽取所需,一月之内,首战告捷者,封百户候,赏银三千;首拔城池者,封千户候,赏良田千亩,世袭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