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报备(第2页)
从家里,提着一块腊肉和两个盘子,朝着张主任家过去。路上遇着几个熟人,见崔娴去插队几个月就回来了,都吃惊不小。
也有人试探的询问,她怎么忽然回来了。估计都是听说了,有人当逃兵的事儿,想从她这得到点八卦。
当得知她是去找张主任,那些人也就不再多追问。
当逃兵?她为了去当知青,早早就做了计划。现在说起来,当知青的日子要比在京城还舒坦。崔娴还挺好奇,崔爱萍在北大荒的知青日子,过的如何。非要出风头,想借作报告的机会留在城里,熟料偷鸡不成蚀把米。
相比较陕北来说,北大荒的自然条件也没好到哪里去。很多地方,都没有开荒,其中的艰辛也就只有参与过的人,才知道如何。
崔爱萍要是聪明点,就埋头苦干,北大荒的建设也有她的一份功劳。若是她过去好逸恶劳,恐怕崔建国第一个不同意。
在这个亲哥哥的心中,堂妹要比这个亲妹妹优秀。正好,也让崔建国看看崔爱萍的真面目。
至于婶婶,找机会就想往自家钻,崔娴也不在意。值钱的大件儿,都被自己给搬走了,宝贝也藏匿的很隐蔽,何况房门上锁,就算是婶婶去了,也是吃闭门羹。
有老太太替自己守着,她可没机会撬锁进门。
想着事儿,崔娴已经到了张主任家门口。敲了敲门,里面的人应了一声就过来。当看到门外的崔娴的时候,先是惊喜,随后是疑惑,转而眉头紧皱。
崔娴开门见山,坦言自己是跟生产队、大队部都打了招呼,被批准回来探亲的。
果然,她说完之后,张主任赶忙迎着人进来。先是问了崔娴,在那边的生活、劳动如何。得知这盘子就是崔娴自己烧制的,心里非常宽慰。
又询问了,其他知青的情况。崔娴把自己知道的实际
情况,告诉了张主任。当提及冷静的时候,占用了不少的时间。
张主任眉头紧锁,没想到几个月的时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她也预料到,有些知青刚去插队,不适应农村的生活。
加上还是冬天去的,各种条件都比较恶劣。可没想到,知青们的抵触情绪竟然如此之大。
“冷静为人自负,又是个争强好胜的。走的时候锋芒太甚,她自己不知道收敛反而借题发挥。骄兵必败,终于还是犯了错,还是这么大的错误。”张主任有些惋惜,冷静的确很有才华,若是用在正地方,肯定能大放异彩。
“冷静犯错的根源,还是在自身不能吃苦上,太浮躁了。还是你稳妥,早早的去河滩敲石子,吃得苦,在农村也能站得住。现在有手艺傍身,也算是熬出头了。”张主任看着崔娴,藏不住的欣赏。
至于报备的事儿,按照正规程序,崔娴得明天拿着介绍信,去居委会做个登记。现在防止知青私自回城,抓的很严。
目的达成,崔娴与张主任道别,回去家里。正见老太太准备要睡觉,崔娴装着要写信,自己房间没有桌子,赖在老太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