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解忧 作品

第50章 接待

还有什么是比在夏天吃上一碗冷饮更痛快的?孟晚吃完了一碗没过瘾,将碗还回去又和宋亭舟一人多吃了一碗。

两人吃的通体凉爽,又在街上多走了一会儿。宋亭舟感慨道:“其实我当日来赫山上任的时候,看到破败的城门和瞌睡的老兵,心里也很忐忑。”

宋亭舟给外人的印象应该是冷峻且沉稳可靠的,但刚来岭南的时候面对困境时,他也不过是个初踏官场的年轻人而已。

面对势大的官,他忍耐,再一击毙命。解决赫山窘态的同时,还要思考拿出什么姿态面对朝廷。

当时一步步逼着自己前行,谁又能想到他真的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呢?

“我知道你定不下心就写东西,家里现在放了那么多你写过的纸张,都被我装订成册了。”孟晚又怎么会不懂他,他行事后面好歹有宋亭舟给他撑腰,宋亭舟却要自己扛起全家。

“幸亏我家夫郎能干,往后赫山会有无数知县,第一座糖坊与松韵学院却都是晚儿所建。”宋亭舟看向孟晚的双瞳中尽是温醇爱意,在他官场沉浮之时,有自家夫郎携手相助,扶他青云。比知己更懂他,比朋友更倾囊相授,他又怎么能不爱他?

“说到书院你看到我写的识字本了没有?里面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常用字?”孟晚又想起正事来,赫山的松韵学院建好了,智班的老师他从藕坊里,荷娘那批人中找了两个读书识字最多的女娘和小哥儿做夫子,目前可以先顶上用了。

整个县学需要的书本比孟晚的松韵学院更多,宋亭舟最近在翻找他早年科举所读过的文章书本,孟晚准备的书册倒也看过一遍,“已经概括了禹国大部分常用字,若是全都学会已经足够,但我建议你在把你慧班相关的五类文字统计一下,让已经升到慧班的女娘哥儿再学一学相关的字。”

孟晚一点便通,“你说的也是,特别是慧一的算数和慧五的药理。学医就不用说了,有些生僻的草药名字连我都不会。学算数的我本来就要再开几本书的,她/他们大概率会分到糖坊、藕坊、或者珍罐坊里做管事,确实也要学一些和经商有关的文字。”

“学算数再开几本书?可是九章算术之类的?”宋亭舟不解的问。

孟晚颇为不好意思,“咳咳,不是,是我从前学的东西,想教教大家。”大学四年读的会计,这些年也派了些用处,精简一下有用的整理成册,也算是他惠国惠民了。

“石花糕做为夏季凉食着实不错,不如问问他们夫妻可有亲戚朋友会,到府城开家分店也好。”提及他以前,宋亭舟就不问仔细了,又岔开话题说起旁的。

孟晚调侃他,“我夫君不光读书厉害,竟然连做生意都懂,厉害厉害。”

宋亭舟轻笑一声,“不及夫郎半分。”

两人说着俏皮话,在熟悉又陌生的赫山街头闲逛半日,逗留几日办好县城的事后,便又相携回了府城。

没想到入城的时候在西梧府城门处看到了长不到头的马车正一辆辆的进城。

雪生把车停在后面,“大人夫郎,好像是有什么大商贩来西梧府了。”

一时半会堵在后面进不了城,宋亭舟把孟晚抱下马车,俩人看着面前长长的队伍,越看越不对劲。

“夫君,你看那两个少年是不是有点眼熟啊?”孟晚嘀咕着说。

宋亭舟也面色犹豫,“后面车辕上坐着的嬷嬷,莫不是聂家的桂嬷嬷?”

他们夫夫俩正说着,桂嬷嬷已经看见了他们。

“宋大人!夫郎,你们怎么在城外啊!”桂嬷嬷大喜过望,忙下了车过来叫他们。不光是她,还有听到动静的耿妈妈。

“晚哥儿,姑爷!”

耿妈妈可是项芸身边的贴身妈妈,孟晚立即小跑着过去,“耿妈妈?你怎么来了,那马车里可是我师父和师公?”

这会儿前面车队的人都已经听到动静停止前行,为了不影响后面人正常进城,镖师领着车马让到了一边。

孟晚扶着项芸下车,半是抱怨半是欢喜,“师父,您和师公来怎么不给我送封信啊?差点就没能接到你们。”

亏得扬州还没有昌平那么远,项芸又一路水路过来,饶是如此老夫妻俩也折腾的够呛,头一回没在小辈面前端着架子,颤颤巍巍的说:“这个破马车我是不坐了,晚哥儿,你赔师父师公走进城。”

“好好好,不坐了,咱走进去。”好在今日阴天,乌云蔽日,虽然潮气盛,但不晒人。

孟晚左手搀着师父,右手搀着师公,在树下陪他们站了会儿,等着那头的宋亭舟和聂先生等人说话。

宋亭舟没想过聂先生会亲自来西梧府,他们说了会话后,车上所有读书人都下了马车过来给宋亭舟见礼。

他们浩浩荡荡的一大群,有三泉村宋家的人、昌平府聂先生召集起来的人,还有林易找人脉叫来的徒子徒孙。

其中举人功名者四人,秀才十二名,余下的四十人都是童生。他们有老有少,携家带口,最远的历经半年才远赴到西梧府。

宋亭舟看着面前一道道的人影,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底直冲天灵盖,敬与慕在血液里翻涌,喉咙发紧,声音艰涩。

“众位知道此行艰苦,这次远行何止千里?却依旧愿意携家带口奔赴而来,助西梧府一臂之力。诸位先生大义之举,在下作为西梧府父母官铭记在心,请受学生一拜!”

不顾众人阻拦,宋亭舟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的给对面前的读书人们叩了一首,方让自己心中的快要沸腾的情绪平静些许。

他身为当地父母官,朝廷任命的四品大员,竟能做到这种地步,在场众人无不震惊。但很快,比震惊更强烈的情绪瞬间席卷全身。

是啊,这才是为官者该有的胸襟与气魄,他们苦读诗书,为的就是难道不是将毕生所学,倾付到天下百姓身上吗?

这一行共五十六个读书人,没有先后之分,竟动作整齐划一地齐齐跪到在地,同样对宋亭舟行了个大礼。

“愿以吾等微薄之力,助西梧府万千学子凌云展翅,不负宋大人振世之怀!”

宋大人能为西梧府的百姓对他们这群没有功名的普通书生跪下,他们又为何还在路上忐忑犹豫,害怕到岭南之后所受的苦难呢?

宋大人明明比他们苦上百倍!

怀着满腔热血,他们再无对岭南的排斥,条件艰苦又如何,他们能夜枕圣贤书入睡!

孟晚把自己师父和宋亭舟夫子都接到家里休息,随后夫夫俩立即开始着手安顿余下的人。

宋亭舟先规划一番将这些读书人分到何处,如今府学里和光棍无疑,他便狠下心来把四名举人分派去四座县城,等三年后再重新调回府学。

剩下的秀才童生全都打散,抓阄之后同样均匀的分散至四座县学。

县学现在改造成功了一半,孟晚和宋亭舟刚从赫山县回来,还来不及进家门,便又随着被分到赫山的一位举子、三名秀才、十位童生重新回去。

“县学里有给夫子们准备的宿舍,诸位信得过我夫君,拖家带口的来了,住在里面便不大合适。”孟晚态度诚恳,话语里满是感激,宋亭舟带那些书生去县学里的时候,他便在县学外给书生们的家属安排住处。

“诸位请看,这边的这条街是官府特意批下来给众位夫子留下的地盘,已经盖好了十六间小院。”孟晚带她们走到县学外最近的一条街道上。这里是前后两条街,整整齐齐的盖了十六座大小相同,四四方方的院子,可惜后面有六座还没修建完毕。

说实话孟晚也没想过会一次性来这么多的读书人,准备的确实不充分,他预想是盖八座小院,后来想地方已经划出来了,闲着也是闲着,就算不给未来夫子们当宿舍,也可以便宜租赁给县学的学子们,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孟晚推开第一座小院,院子阔三丈,宽约四丈。按照现代的方式换算大约是一百二十平米左右。

门口一间倒座房,对着大门是正房三间,院子东侧是两间厢房。西侧是草棚,可以饲养牲口或者当作柴房用。

“厢房里有一间改成了灶房,里面的灶台都搭建好了,各位夫人、夫郎们只需买些碗筷盘子即可。后院有些小只设了一间旱厕,这些院子的格局和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后续你们也能自己添置改样,当下诸位可以进去随意观看观看。”

孟晚说完后有两位夫人相偕进了厨房,见里头果真如孟晚所说,灶台已经搭好,甚至连铁锅都已经镶嵌了上去。

再进正房,里面家具不多,却刚好够用。正房的两个房间里各摆放了一张床和一架衣柜,中堂则是一张八仙桌和四把椅子。

这些夫人夫郎是奔着劝不动自家夫君过来吃苦受难的,有的连孩子都没带,放到老家和婆母一起生活。如今旁的不说,住处是真的无可挑剔。

“这些可都是孟夫郎您准备的?”

孟晚笑笑,“都是底下管事找人修建,夫人不嫌弃就好。”

“不嫌弃不嫌弃,哎呦,可比我家还要干净规整。”童生的地位略低,秀才也不是各个有钱,这座小院子已经超出他们期待太多。她们还以为来了岭南之后要先住客栈,再慢慢找住的地方呢!

有人小心翼翼的问:“敢问孟夫郎这住处的租钱是怎么算的?”

孟晚带她们出了小院,去找正在监工的工头,“夫人夫郎们放心,院子的租金是一年五两银子,从夫子们每年的束脩里扣除即可。若是夫子们能留在当地任满十年,十年后这间小院便划到诸位名下。”

“这意思现在不用我们掏钱,住十年就白给我们了?”有人惊呼。

孟晚很久没听到北方口音了,不由得倍感亲切。便耐心解释道:“也不是白给,十年加在一起五十两银子,已经够了建造这座小院的本钱。”

其余夫人们纷纷笑了,“孟夫郎是个实在人。”

孟晚问了工头几句,听说半月后剩下的院子就能完工,便对大家说:“实在对大家不起,还有六座小院要多等半月才能搬进去入住,咱们今日只能先抽签抽这十座院子,剩下四家人我带着先去近前的客栈如何?”

人群里的举人夫人代表大家出来说话,“夫郎不必客气,路上我们姐弟们也都熟识了,院里既然都有厢房,抽不到的借住几晚想必也是无碍的。何必再多此一举给您添麻烦呢?”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

孟晚又同她们客套了几句,便也同意了,叫身边的黄叶当着众人的面写好了房号,另六张是空纸,揉成一团扔进布兜里,叫大家轮流去抓。

之后有一位秀才家的夫人和五位童生夫人/夫郎轮了空,童生们的夫人/夫郎就罢了,那位秀才夫人脸色阴沉下来,不像刚才那般好看。

孟晚是什么样的人精,瞬间便看了出来,“后续六座院子建好后,我会吩咐木匠给诸位多添上几样家具,全当恭贺诸位乔迁之喜。”

举人夫人暗地里剜了那秀才娘子一眼,后才扬起笑脸对孟晚说:“孟夫郎何必如此客气,本就麻烦您众多,不碍事的。”

“是啊孟夫郎,已经受您恩惠良多,余下的便不必麻烦您了。”被瞪了一眼,那秀才娘子也反应过来,面前的人可是知府夫郎,正经的四品大员。她们夫君可连个官身都没有,怎可因为人家客气就蹬鼻子上脸忘了身份之别呢?

处理好这边家眷们的事,放她们各自搬家休息,孟晚也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他还要和宋亭舟去其余县城巡视一圈,将众多远道而来的夫子们妥善安排好才是。

孟晚又打发黄叶去给他买了两碗石花糕来,说了半天口干舌燥的。

黄叶从马车里拿了他们自己的碗去买石花糕,等宋亭舟带一众书生出县学的时候,孟晚已经在吃第二碗了。

“给,快吃,要不一会儿就不凉了。”孟晚递给宋亭舟一碗,黄叶和雪生也坐在车辕上吃。

宋亭舟迅速吃完,放下碗和孟晚说:“今夜再在赫山住一晚,明天中午宴请这些书生,下午启程去黑叶县。”

孟晚拿着团扇扇风,“成,那今晚咱们回家住,还能多找几身换洗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