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军民和乐(第2页)

正犯难时,扎丸子头的女生上前递来那束塑料花,张涵顺势接过,指尖刚碰到包装纸,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他没急着开口,只腾出一只手,轻轻扯了扯作训服的领口,往两边拉开一点,露出胸口的伤。

“在前线跟感染者拼的时候受了伤,”张涵语气说得轻描淡写,像是在说件无关紧要的事,“领导考虑到我伤口还没好透,怕来回折腾影响恢复,就没安排我去。让我在帐篷里好好养伤,别被外面的事分了心。”

没说自己不想去,也没提领导没通知,反倒把“没去慰问”扭成了“领导关心下属”既抬了领导的面子,又给自己找了台阶,连“没去”的遗憾都变成了“被重视”的证明,称得上是最稳妥的说法。

“原来是这样啊!”抱慰问品的女生恍然大悟地拍了下手,眼里的疑惑瞬间散了,反倒添了几分心疼,“那叔叔您可得好好养伤,别碰着水!”

旁边扎丸子头的女生也跟着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赶紧从帆布包里掏出手机,屏幕还亮着拍照界面,眼里满是期待:“那……我们能跟您合个影吗?回去跟同学说见过真英雄,他们肯定特别羡慕!”

张涵没等她把手机举起来,脚步往后退了几步:“不行。军营里有规定,不能随便拍照,万一拍到帐篷布局、装备这些,容易涉及军事机密,对大家都不好。”

拒绝拍照的理由是真的,但也借着这规矩,避开了“合影可能带来的麻烦”,毕竟他现在的处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女生举着手机的手僵在半空,眼里的光瞬间暗了点,小声“哦”了一声,慢慢把手机揣回包里,有点失落。

戴鸭舌帽的男生见状,赶紧打圆场:“没事没事,不能拍就不拍,能跟叔叔聊聊天、听您说前线的事,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张涵看了眼女生耷拉下来的嘴角,心里软了点,指了指床沿上那束塑料花:“花很漂亮,谢谢你们。要是不介意,我给你们讲讲前线的事,不过得避开涉密的,就说点跟感染者拼杀时,没那么惊险的小细节。”

背帆布包的女生立刻凑到床边,眼里的失落散了大半:“好呀好呀!叔叔您说,我们听着!”

扎丸子头的女生也忘了刚才的遗憾,拉着抱慰问品的女生往旁边挪了挪,腾出块空地,连戴鸭舌帽的男生都赶紧把笔记本摊开,笔尖悬在纸上,等着记点什么。

张涵往床边坐了下来,站久了,胸口总是疼,慢慢开口:“上次在滩沙江,夜里跟感染者对峙,零下好几十度……”

没提自己杀了多少感染者,没说胸口的伤是怎么来的,只捡些战友间递暖水、护着彼此的小事说,连牺牲的场景都说得克制。

却听得女学生们眼睛直发亮,这正是她们在报纸上看到的“大无畏”,是实实在在的热血,比任何故事都动人。

抱慰问品的女生听得入神,手里的盒子被她双手捧着递过来:“叔叔,这个给你们!里面就是些小糖果和饼干,你们守夜的时候能垫垫肚子。”

她递过去时,特意把盒子的包装撕了个小口子,方便拿取;还趁着递东西的劲儿,悄悄往张涵身边挪了挪,几乎快挨着他的胳膊。

张涵下意识往旁边挪了挪,胳膊刚碰到床架,女生竟也跟着往这边靠,直到他后背抵着床架退无可退,两人这才僵住。

女生眼里闪着崇拜的光,倒没觉得尴尬,反倒抿着嘴笑了笑。

旁边的刘承宇和其他战士看得眼里直冒酸意。

这待遇也太招人恨了!帐篷里的目光跟聚光灯似的,全往张涵身上打,他们站在旁边,活脱脱像没人在意的装饰品,连插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戴鸭舌帽的男生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偶尔抬头插句嘴:“叔叔,你们当时面对那么多感染者,真的不怕吗?”

张涵笑着摇了摇头:“怕啊,怎么不怕?可身边有战友,知道背后有人护着,就敢往前冲了。”

聊了大概十五分钟,外面忽然刮起了风,帐篷布被吹得“呼呼”响,连灯都晃了晃。

扎丸子头的女生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有点不好意思地站起身:“叔叔,我们该回去了,再待下去该耽误你们休息了。”她边说边帮着收拾东西,把散落的笔记本、糖果包装纸叠好塞进帆布包,又把那束塑料花往张涵跟前推了推,“这个您留着,放帐篷里,看着也能添点热闹。”

张涵送他们到帐篷门口,战士们也跟着站直,目送几个学生的身影渐渐走远,直到消失在风里。

刘承宇挠了挠头,凑过来有点纳闷地问:“刚才你还说怕麻烦,怎么跟他们聊了这么久?”

张涵望着学生们远去的方向,手里捏着那束塑料花,轻轻笑了笑:“既然上头想要‘军民和乐’的场面,那我们底下就得配合着演好。”他顿了顿,把花放在帐篷门口的小桌上,花瓣被风吹得轻轻晃,“再说,多两句热乎话,总比冷着张脸让人挑刺好。”

风还在吹,塑料花的艳色在灰扑扑的帐篷旁格外显眼,倒真添了点活气。

张涵回头看了眼战友们,没人再提“慰问”“采访”的事。

这种学生带来的热闹,本就是短暂的插曲,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毕竟,学生们眼里的“英雄梦”是热的,他们手里的日子是冷的;学生们聊的是“热血”,他们想的是“下顿吃什么、夜里被子够不够暖”,这中间的鸿沟,从来就不是几句话能填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