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安保资源整合规划师(第2页)
萧世秋的语气带着一丝敬佩,“他的背景很神秘,没人能完全说清他的过去。
但江湖流传的是,他曾经是某个大国顶级海军陆战队的指控官,专门负责复杂作战行动的策划、协调与实时指挥。
后来在任务中受了重伤,身体无法再承受一线作战的强度,才退了役。”
“指控官?”我开始脑补好莱坞反恐战争片的场景,“听起来很牛x呀…”
“确实非常厉害。”萧世秋肯定道,“他指挥过真正的高风险行动,深知每一个决策中的疏忽都意味着需要别人用生命作为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顶尖的退役特种兵、前特工都非常信任他,愿意接他推荐的任务——他们知道,鲍里斯经手的计划,是经过专业军事大脑推演过的,不是瞎搞。”
“我还以为就是直接告诉他要多少人就行了呢。”我觉得脑袋里没用的冷知识又多了一点呢。
电脑提示有新邮件,是闻从武把他们了解到的‘培训基地’信息整理成文件发过来了,同时列明了行动目标。
萧世秋把邮件转发给鲍里斯后,又耐心地跟我解释了一番。
其实很多雇主,尤其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业务的,或者抱着侥幸心理想省钱的,往往会严重低估任务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他们可能觉得‘不就是冲进去把人干掉或者救出来吗?十个人足够了’。
但鲍里斯会根据情报——地形、敌方人数火力、建筑结构、撤退路线、情报时效性等等——进行专业评估。
实际情况是十个人进去,成功概率不到三成,而且每个人承担的风险会飙升到极限。
这意味着客户需要支付极高的‘风险溢价’,单兵价格会翻倍甚至更多。
最终算下来,十个人的总成本可能只比二十个人低一点点。
我大概听懂了,“有可能他会推荐用更多的人去解决问题,降低风险和单价,但总价会高。”
“对,有这种可能。”他赞许的点点头。
我表示十分理解,“批发和零售价格肯定不一样嘛,我在拼夕夕上买一瓶防晒霜和三瓶防晒霜,单价也是差很多的。”
萧世秋又笑了,“你理解能力还挺强啊,网购经验放这儿好像也没啥问题。不过鲍里斯的价值更多的是在于,他的作战计划是经过多年实战检验的,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
我用力点头,“我懂,相当于表面上看起来我只是买他推荐的化妆品,可他不光卖我产品,还给我全套护肤化妆教程!”
角色一替换,我立马就明白了鲍里斯的价值!
萧世秋对我的理解能力十分满意,“所以鲍里斯这个名字本身就值很多钱。”
我突然想明白他为什么要跟我把这家伙介绍的那么详细了,不由脱口出口:“你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衬托这个姓鲍的很贵,要收一大笔中介费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