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北宋经济课10(第2页)

易梅的课说到了这里,其实她的论点并不深入,但还是让下面的人有所收获,尤其是之前的煤炭革命,还有所谓的工商业,他们还不够重视。

同时他们也感觉到鲜花着锦之下是烈火烹油啊,果然那些蛮夷之人还是亡宋之心不死!

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之间的竞争因为地域的局限是必然的。

赵匡胤都想让他们西出去嚯嚯那些洋人了,不过游牧文明的人也不傻,显然还是中原腹地离他们更近,他们费什么功夫去那遥远的另一边?

杀生不如杀熟了。

而且他们对于中原腹地这边更加了解,这个时候也是中原腹地这边更加富庶。

中午的时候依旧是在这商城当中就餐,这可是第一次在这里动火,请了国宴厨子前来。

于是朱清谷就在这里吃到了鲜香嫩滑的软兜长鱼,精致淡雅也不失鲜美的文思豆腐,鸭皮酥脆、肉质细嫩的北京烤鸭,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的松鼠桂鱼,口感清爽的龙井虾仁……

简首就是饕餮盛宴。

鲜美得她想连舌头都吃下去。

老朱:所以果然就是区别对待吧?

李世民想着也许后面自己请专家来上经济课也有这样的待遇?

之前后世的人还夸赞唐朝的宫廷御宴,现在一看和后世的东西比起来,他们还是少了一些什么,毕竟后世也多了一千年的时间和文化传承。

厨子上菜的时候,还有专人介绍这些菜品的历史文化还有如何烹饪。

天幕下的人己经被馋哭了,文思豆腐他们也想不到是豆腐花泡在鸡汤里,他们还以为就是一朵徐徐展开的花,谁能想到刀还能把一块豆腐切成这么细细臊臊的。

还有别的菜,他们谁还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尤其是秦汉之时的人,那个时候还没有铁锅。

不过他们现在看了天幕之后,也用陶锅来尝试更多的烹饪手段。

现在更多的还是煮或者炖,煎他们也有,但是要用油,一家几口能够吃上饭就不错了,哪里弄来油?也许只有那些有些家资的人才能够弄来一些油了。

这嘴巴上的滋味可以说是把苏轼他们伺候得服服帖帖的,后面还上来了一道东坡肉,倒是让席间诸人笑了好一阵。

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东坡肉的起源,这么多回的天幕不是白看的。

“这东坡肉也让老夫来尝尝,大家也尝尝,看看是何等滋味!”欧阳修笑道。

“这说得苏某人变成了唐僧肉了一般。”苏轼抖了抖身体,看着大家因为欧阳修的话笑了出来,就觉得鸡皮疙瘩都起了。

尤其是他们入口之后,还纷纷点评,甜而不腻,苏轼就更是脚趾扣地了。

朱清谷只在远处看着,就笑出了声,觉得他们还是很有节目效果的,如果这个时候吟诗一首那就更好了。

不过他们谁都不敢喝酒,喝酒误事,加上皇帝也在这里,他们也没有吟诗,而是随意的畅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