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是菠萝 作品

第414章 马谡请命,终逢牢狱之灾

  从一开始,马谡对张飞并无太大好感。

  毕竟张飞粗鲁莽撞,若得发怒必拍案怒吼,呼噜声常惊飞帐外雀鸟,看起来和毫无素质的乡野蛮兵无甚两样。

  但很意外,张飞虽然行事莽撞,却对其礼敬有加。

  言必称“先生”,议必邀其共坐,行军扎营时,还曾邀其同床共枕,抵足而眠。

  马谡很担忧,又不敢拒绝。

  生怕张飞有什么特殊的喜好,半夜对他这个隽秀青年做出什么不雅之举。

  于是,小心翼翼坐在张飞床边,一宿没敢合眼。

  张飞也没合眼。

  但不耽误打呼噜。

  天快亮时,马谡才确信张飞是真的睡着了。

  马谡这才放下心来。

  知道张飞就是单纯的想和他睡一觉。

  虽有点小误会,但看得出,张飞是真把他当成了知己良朋。

  这令马谡心中尤为感动。

  马谡文质彬彬,向来不喜没文化的人。

  他不喜张飞,也是一直认为张飞没啥文化。

  但有一日,观兵策卷书上字,竟惊觉其笔力雄浑间暗藏章法,似有书法大家风范。

  问佐吏乃何人所写?

  佐吏乃答:“为三将军手书。”

  马谡惊诧,以为有假,遂向张飞求证。

  张飞呵呵一笑,奋笔疾书,写了一首高祖之《大风歌》送给马谡。

  马谡看着竹简,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才知道张飞看似骄悍蛮横,但实文武双全,有儒将风采。

  这更令马谡无比佩服。

  渐渐的,他开始觉得,诸葛军师让他和张飞在一起多有深意,乃是文武相济,珠联璧合的刻意安排。

  他的智,加上张飞的勇。

  必定会是一副很好的搭档。

  然而,随着大军抵达崤谷,马谡对张飞的看法又发生了改变。

  原本按照诸葛军师的计划,大军要于崤谷当道扎寨。

  但马谡亲自于山间探查走访后,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那就是他和张飞各率一军,于两侧山谷驻扎,待夏侯渊大军得过,则居高临下,从两侧杀下。

  如此,必能大创夏侯渊之军。

  如果运气好,甚至可能将夏侯渊直接斩杀于崤谷道中。

  那他两人的功劳可就大得没边了。

  可这样一来,势必要违反诸葛军师的军令。

  但马谡明白一点,诸葛军师让我跟随三将军,就是要在特定的时候出谋划策,以完善这次阻击任务。

  诸葛军师虽有军令,但他毕竟未在此处。

  于交战之地诸多细节不甚了解,故而难免做出欠佳的决定。

  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张飞。

  他自知张飞乃天下闻名的名将,自对临阵迎敌会有自己的看法。

  再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张飞这么莽撞的人,怎么可能会按部就班的执行军令?

  事实上,张飞很耐心的听他说完了他的想法,但摇了摇头,说道:“俺临行时,军师千叮万嘱,令吾等须按军令行事,切勿恃勇轻进。幼常所言虽有几分道理,然终究不合军令行效之道。”

  “三将军啊!”

  马谡又躬身一拜,语重心长道:“兵者诡道,军令虽重,亦当因势而变。昔韩信背水一战,非违汉律,乃因陈馀死守兵法;今崤谷之险,若一味循规蹈矩,恐失破敌之机。军师令公‘切勿轻进’,非教固步自封,正需我等临机决断——公持矛可定万军,某握笔能谋奇策,何不以军令为骨,以机变为魂,共破此局?”

  张飞一怔,转头看向马谡:“哎?临行前,你不是也向军师保证,要劝俺于当道扎寨,怎么到了此地,反倒是你劝俺扎营山间?这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