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是菠萝 作品

第290章 孙权诚心嫁妹,皇叔勉为其难

  面对刘备的允诺,哪怕是孙权,心中也泛出一丝感激。

  然而孙权心里明白,有王霸之志者,当知忍辱负重。

  虽暂屈霜刃,犹藏锋于鞘,终方能腾龙于渊。

  岂可为妇人之仁?

  同时,他也长出了一口气。

  当初,鲁肃苦谏,让其亲往荆州,诚心嫁妹,苦求刘备,以示盟好之诚。

  他一开始说什么也不去,只怕刘备暗置刀斧手,置其于死地。

  鲁肃陈利弊、明是非,百般劝慰,终使其心定决下。

  今见刘备有此表态,知鲁肃所言不假,刘备真未暗置刀斧手。

  又暗忖玄德公怀妇人之仁,非成大事者流。

  然而今天,他面对刘备,不敢再示半点狂傲,唯谨执谦下之礼。

  “皇叔,权别无他法矣!”

  孙权长叹一声,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与刘备。

  “如今我终得归吴,然因无奈不得救母而归,江东皆以我为大不孝之人。可皇叔,你平心而论,我……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刘备将自己代入到孙权的角色,也的确觉得这局面非常难办。

  他抚髯叹息,表示理解。

  “坦率而言,自江北而归,我几次欲自绝于天下,还吴主位于绍弟,而后到那九泉之下,向文举先生说明吾之凄苦。

  却为群臣所阻,乃曰:母舍命乃为救我,我却弃江东百姓于不顾,弃命自绝,岂亦非不孝也?”

  刘备点点头:“是啊,忠孝难全之境,最是磨人心性。吴侯既承令堂以生赴死之恩,自当忍辱负重,待来日功业有成,方不负慈母舍身相救之恩。”

  “吾母幸蒙公救,恩同再造。太史慈误会我有害弟之举。竟令家慈衔恨于我……”

  说罢,孙权委屈得已泣不成声,似不能再言。

  “皇叔……”

  鲁肃见此,只能上前补充道:“目下唯有一策可解此局,然非刘皇叔相助不可。”

  刘备慨然应道:“子敬请说,备既已应之,绝无推脱之理。”

  鲁肃缓缓言道:“以某之见,莫若使国太宣示,此北行之计从头至尾皆出国太筹谋。若然,则吴侯于江东之名誉压力必骤减,国太亦将被赞为智勇双全之烈女,而皇叔之恩德,更会在江东传扬。”

  刘备心中微动。

  子敬此策虽属无奈,却委实可解江东危局,极大的缓解孙权的名誉压力。

  念及孔明前番叮嘱,无论孙权所求何事都要应承下来。

  “吴侯与子敬既有此求,备必竭力而助!”

  然而,刘备亦有疑惑:“然国太素性刚严,威德素著,怕是未必肯听刘备之言啊!”

  其实,刘备自信凭他对江东的恩情,若苦言相劝,国太必当应允。

  然挟江东大功以迫国太就范,又实非刘备心中所望。

  故而,没把话说死。

  “皇叔说的没错,国太素性刚严。然这世上还是有二人可劝得国太相助,其一乃是皇叔,其二乃是香香小姐。若将香香小姐嫁与皇叔……”

  刘备赶忙阻止:“哎呀,子敬怎又说起此事?”

  “此别无他计啊!”

  鲁肃长叹,孙权接着感慨道:“我被逼之下,纳曹公之女。虽处闲宫,然虑祸及舍弟孙朗,未敢轻废。然此女犹存,终为孙刘盟好之疾梗,是以欲嫁妹以安皇叔之心,亦安吾心。皇叔若不允,吾唯有返江东,手刃新妇,以明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