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冠军炊事班
张本智和赢过华夏国乒队的其他所有人,包括马隆和张济科,却从来没有赢过许鑫,这或许并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心态上的问题。
国乒的天才像庄稼般一茬接着一茬,可能称得上人民艺术家的还真就只有许鑫一个。这不是说许鑫把乒乓球练到家了,能做到人球合一那么简单。
人家打球都是靠平时的训练成果,许鑫就靠那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玄妙球感。只要你挥拍,艺术家就能预判你球的落点;别人的目标是各种奖牌大满贯,大蟒的目标却一直是各种集锦。
为什么只有许鑫才能打出那些让人震撼到说不出话的神仙球?其实不是别人打不出来,是只有许鑫才能在比赛中打出来!因为许鑫从来不给自己设定那么大的压力!他知道即便自己玩脱了也还是有人给华夏兜底,保住金牌。所以其他人还在想着大满贯的事呢,许鑫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玩!
直板在灵活性上本就占优,再加上许鑫豁得出去,总说抱着享受比赛的心态参赛,直接把乒乓球给玩成了羽毛球。各种长远台的回旋蛇球,总统球、圆月弯刀、马踏飞燕、远台弧圈球、背后击球之类的神仙球总是层出不穷,给观众以最大的惊喜,这才是很多老球迷喜欢许鑫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马隆算是教科书的话,那许鑫绝对算是课外书,玩的全是课堂上学不到的;马隆算是乒乓界的正史,那盲僧许鑫就是野史,野得天花乱坠,野得匪夷所思;马隆向我们展示了努力的最大体现,而许鑫展示的却是天赋的最大体现。
许鑫的一手圆月弯刀,比武侠小说都带劲。三米之外我无敌,三米之内一换一。面对对手的暴扣,他只需弯刀出鞘,就能轻松拿捏。看嗨了观众,也吓坏了对手。
只有从观众的视角才能发现他打球是满场乱飞,最后更是把所有观众的声带全部打到统一的地步:“喔!喔!喔……”
研究张济科,太猛了打不过;研究马隆,六边形没缺点;研究许鑫,人呢?放飞自我的许鑫让别人想研究他的比赛录像都没办法研究,因为他一直都不出现在画面里。打着打着人就不见了。如此操作多了,一度让那些研究他的外国教练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电视太小了,屏幕里居然看不到许鑫。
冠不冠军的无所谓,你就说秀不秀吧?哪怕是全球瞩目的龙蟒大战,右手横拍遇上了黄金左直,世界排名第三对阵世界排名第二,许鑫依然还是那个浪荡不羁的乒坛浪子,打得恣意张扬,打得无所顾忌,一个背后击球,打出了马隆的一生之憾。
这就是国乒操作大赏:世界乒坛第一盲僧,三米开外依旧无敌!让对手咬牙切齿,让观众赏心悦目。
现在夏沫对面的张本智和再次体会到了这种感觉,也让这个悲催的家伙体会到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
这小子确实好惨,打赢了国乒那么多人,偏偏还有许鑫专治各种不服;熬呀熬,熬了那么多年,总算是熬走了许鑫,偏偏又迎来了王初钦……这也就算了,尼玛还派个夏沫过来算怎么个意思?真是服了你们国乒的这群左撇子!
张本智和感觉自己在夏沫的身上好像又看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整个人也逐渐开始崩溃。
9比0,10比0,赛点到了!
不同的对手,同样的结果,这让刚才差点被夏沫折腾得内分泌失调的孙颖纱一下子就恢复了阳光跟活跃。
张本智和的手指都开始抽搐颤抖了,丢人呐,今晚对他而言绝对是个噩梦,他只希望天上可以突然劈下一个霹雳,把对面这个嚣张的家伙直接劈死,又或者地上突然裂开一个大口子,让他能够躲进去。
要是换其他人,按照乒坛上不成文的惯例,夏沫少不得会放点水,起码不会让对手直接剃光头,输得那么难看,但换成张本智和,夏沫却不想放过他。
倒不是张本智和这个人有多么伤天害理,而是华夏血统与扶桑身份的交融使得他面临着极为复杂的自我认同问题。他是个夹缝中的天才,既不完全归属于华夏,也不完全归属于扶桑。当他赢球时,一些华夏观众会感到惋惜,认为华夏乒乓球的人才流失;当他遭遇失利时,部分华夏观众却感到一丝安慰,他们将此视为华夏乒乓球实力的彰显。
张本智和在赛场上的竞技表现,进一步激化了华夏人这种错综复杂的情绪。张本智和曾在多次采访中以狂妄的语气表示要击败华夏选手拿到金牌,而在和华夏队的所有比赛中,张本智和都会异常亢奋,只要赢球,他就会呜哩哇啦连连喊叫,这被解读为狂妄自大,对母国怀有极大的恶意,从而被贴上了乒乓球场上的“逆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