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明华

欺君之罪,李青棠确信李景认犯下了所谓的欺君之罪,倘若顾简之真的说了那个可以在墙头屋顶来去如鬼魅的人,一定是她,倘若顾简之不曾说,那么同样欺君。

在鉴议院的时候李青棠早已将这些条条框框的律法条规一一熟识,这不是难事,她背书记事从来不费事。

当李青棠的目光分一些给李景认,她感知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或许这样的提请在李仞看来还是有些莫名其妙,最终李仞取了折中的法子,馨璧该提审提审,但不归李景认,而是归明华宫。

不错的,横插一刀的机会落在叶静慈手里。

这位母族势力不比贵妃雄厚的皇后会当如何,李青棠一时片刻竟无暇顾及,李景认恍惚思索的空挡李青棠向他抛去友好的讯息:“四哥。”她唤了一声,目光纷纷投过来,她笑盈盈地继续说,“四哥辛苦,老师他久在花山,鲜少入世,许多时候或许未必配合四哥,还请四哥多多担待,妹妹先替老师赔不是了。”

说着她起身屈膝作揖,李景认稀里糊涂地拱拱手,一时之间也没明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有一点:“妹妹今日较之昨日似乎有些不同……”

“父皇为妹妹请来大师驱邪,又喝着太医殿开得药,那几日是妹妹乍见许多祸事失心疯,还请四哥不要放在心上。”

李景认:“……”

要说失心疯的话,那么顾简之一事又该怎么说呢?也是因为失心疯?辅天阁之一的悯苍公因为失心疯的一句话背上一条人命?李景认抬眼看看李仞,后者并未给予任何回应。

李青棠也是才明白不久,她比其他皇子皇妃朝臣更有胜算的点在于她从知道要回花都的那一刻起就在琢磨李仞,或许她琢磨其他人略逊几筹,但琢磨李仞一定不落下风,也正因如此,李景认意识到他不应当将父皇作为对手排在其他皇子后面时,李青棠能稳坐朝晖殿,她取了一条捷径。

李仞才是那个至关重要的人。

顾简之一事该查还是要查的,李仞这么说,李景认既然没有别的事要说,那么就要提起第二件事:“青棠啊。”

“儿臣在。”

“朕听说昨日你曾与荣妃、景许在萱堂说话,后又邀请他二人往你的故云阁用饭。”

皇帝不是在问话,而是在叙述一件他早已知晓的事,那么这个时候任何话都是苍白无力的,只需要认下来就好:“是,儿臣昨日午后走路,路过萱堂的时候看到十一殿下也在,便与他说了几句话,后来负责照顾十一殿下的女使回洛华宫去取东西,再来到萱堂时荣妃娘娘也一并前来,儿臣本来是要走的,见荣妃娘娘来了,便留下来说话。兴致满满,邀请荣妃娘娘与十一殿下往故云阁用饭。”

“嗯。”李仞似乎很满意,“那么你是否知道那个宋女使死了的事?”

“儿臣知道,只是才知道时好生震惊,方才看见十一殿下都没能缓过来,明明昨日才见过的人……”

李仞也很满意李青棠的反应,好生之德之悲悯:“景许是个可怜孩子,他母妃去世才过去几个月,朕还记得当初就是由你将景许托付给这个宋女使的,谁曾想仅仅几个月,这个女使也没了。”

听不懂,再听一听看君王的言外之意,顺便流露一些同情。

“朕听说景许患有梦魇之症,那宋女使瞒而不报,乃是有罪在身,但念其已然不在人世,又照顾十一皇子有功,便不做追究。”他停了停,“其实今日洛华宫中并非只有这一桩事,今日早饭之后有人来报,说荣妃病了,太医诊治之后说是惊恐之下引起的晕厥,需得修养几日,朕是在想荣妃和宋女使都不能照顾景许,那么景许该当如何安置。”

李青棠不想做那出头鸟,便说:“洛华宫中还有主位德妃娘娘在,若是荣妃娘娘无暇顾及,那么按照惯例是该送到德妃娘娘宫中,对吧?”

“是,但……”李仞未说出口的话成了在场众人在意的东西,他又思索一阵,瞧着李青棠是不会开口收留李景许,便说,“也罢,那就送到德妃那里吧,景许。”

“儿臣在。”

“你先到德妃娘娘宫里住几日,待荣妃娘娘病好了你在搬回去,可好?”

李景许分明没有拒绝的可能,只能乖顺地应下来。

李青棠猜测着李仞那未说出口的话,昨日德妃就李景许梦魇一事才去明华宫请过懿旨,是李青棠给叶静慈“出谋划策”,最终这件事还是没成,眼下是李仞亲自下旨,叶静慈又会如何呢?

“青棠。”

“儿臣在。”

“你那公主府修缮需要些时日,这些时日你就在住在故云阁,驸马呢先回杜府侍奉母亲,待公主府修缮、俞夫人病愈之后你二人再搬回去。”

“儿臣遵旨。”

“臣遵旨。”

“还有一件事,今日早朝褚嘉说了京兆府一案,虽说证据尚未确凿,但基本可以认定匡旭有罪,此事你不必再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