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秋季厨房养生食疗:桂圆加百合(第2页)
温和补养:桂圆百合小米粥
材料:小米80克,干桂圆肉10克,干百合15克,红枣5-6颗(去核),清水约1000毫升,红糖或冰糖少许(可选)。
做法:
1.小米淘净。百合、桂圆稍冲洗。红枣洗净去核切小块。
2.锅中加清水烧开,放入小米,大火煮开5分钟后转小火。
3.加入百合、红枣,继续小火熬煮约20分钟,至小米开花软烂。
4.加入桂圆肉,再煮5-10分钟。若喜甜,可加入少许红糖或冰糖调味。
功效点睛:小米健脾和胃,是滋养后天之本的佳品。红枣加强桂圆补气血之功。全方性质平和,健脾养胃、补气养血、润燥安神兼备。尤其适合脾胃偏弱、消化吸收欠佳、又需温和进补的人群作为早餐或宵夜。
滋养清心:百合桂圆蒸梨盅
材料:大水晶梨或雪梨1个,鲜百合30克(或干百合10克泡发),干桂圆肉6-8颗,冰糖1小块(约5克),枸杞子少许(约10粒),清水少许。
做法:
1.梨洗净,从顶部1\/4处切开,用勺子小心挖去梨核,形成一个梨盅。
2.将鲜百合瓣(或泡发干百合)、桂圆肉、冰糖、枸杞子放入梨盅内。可加少量清水(约1汤匙)。
3.将切下的梨顶部盖回,用牙签固定。
4.放入深盘或碗中(梨蒸制过程会出水),入蒸锅,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约30-45分钟,至梨肉软透即可。
功效点睛:梨生性凉润,是清肺化痰的经典果品,蒸制后寒性大减,润燥之性犹存。此方集中了梨的润肺、百合的清心润肺、桂圆的补血安神之力。对肺燥干咳、心烦失眠、咽喉不适者效果尤佳,口感清甜软糯,润透心扉。
便捷茶饮:桂圆百合安神茶
材料:干桂圆肉5-6颗,干百合10克。
做法:将桂圆肉(可稍捏破)和百合放入茶壶或保温杯中,冲入沸水约300-500毫升。盖盖焖泡15-20分钟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功效点睛:这是最简易的日常保健法。工作间隙或睡前饮用一杯,能温和补益心脾,润肺安神,缓解秋日疲劳和焦虑感。若觉口感单调,可加1-2颗红枣或几粒枸杞同泡。
第六章:食之有道——适宜与禁忌
桂圆百合虽好,亦非人人皆宜,时时可用:
最宜人群:
气血不足者:面色无华、疲乏无力、手脚不温、月经量少色淡。
阴虚肺燥者: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
心神不宁者: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精神疲惫、情绪易波动(尤其秋季加重者)。
脾胃偏虚寒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怕冷喜暖(桂圆的温性对此有益)。
慎用或忌用人群:
体质偏热、内火旺盛者:如常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面红目赤、大便秘结难解(非干燥所致)、小便黄赤短少者。桂圆的温性可能加重内热。
痰湿壅盛、湿热内蕴者:表现为舌苔厚腻(黄腻或白腻)、口中粘腻、身体困重、胸闷腹胀、大便粘滞不爽者。桂圆的滋腻和百合的微寒可能助湿。
糖尿病患者:桂圆含糖量较高,百合及常见搭配的银耳、梨、冰糖等也含糖分,需严格控制用量或避免加糖,或在医生\/营养师指导下食用。
外感热病初期:如感冒发烧、咳嗽痰黄时,应以驱邪为主,不宜过早进补,以免闭门留寇。
孕妇:桂圆性温,传统认为大量食用可能助热动血。如需食用,请务必咨询医生意见,少量品尝无妨,但不宜长期大量作为滋补品。
食用建议:
适量为佳:桂圆每日食用量干品建议在10-20克左右(约10-20颗),鲜品可稍多。百合干品每日15-30克,鲜品30-60克。并非多多益善。
细水长流:食疗贵在坚持和温和。每周食用2-4次,长期坚持比短期内大量食用效果更好。
关注身体反馈:食用后如出现口干、咽痛、便秘加重、腹胀、生痘等“上火”或不适症状,应暂停或减量。
灵活调整:体质偏寒者,可适当增加桂圆比例或搭配生姜、红枣;体质偏热或燥象明显者,可增加百合比例或搭配麦冬、沙参、雪梨。
第七章:滋养故事——厨房里的温暖回响
好友林薇长期伏案工作,每到深秋,手指冰凉如铁,键盘敲击都带着寒意。去年十月,我送她一罐桂圆干和百合,嘱咐她每日煮茶。两周后她惊喜反馈:“那杯茶下肚,像有股暖流从胃里慢慢化开,手指竟然自己暖和起来了,夜里也不再翻来覆去数羊。”她笑称这是“十指回暖茶”,如今已成她办公桌的秋日必备。
邻家陈阿姨年过六旬,秋咳的老毛病每年如约而至,咳得夜不能寐。女儿按方子每晚给她炖桂圆百合蒸梨。陈阿姨起初嫌麻烦,尝过一次后便离不开了:“夜里喉咙那点干痒压下去了,胸口也不那么燥得慌,一觉能睡到天亮,比止咳药水舒坦多了。”小小厨房里的烟火气,治愈了经年的秋咳,也暖了老人的心。
---
桂圆与百合,是厨房里最朴素的深秋慰藉。当炉火上那碗羹汤的热气氤氲升起,暖意便从舌尖蔓延至四肢百骸。这滋味里藏着土地的厚赠,也隐着千年的智慧——真正的养生不在名贵补品,而在于顺应天时,以温柔熨帖身心。
秋意渐深时,不妨洗净几颗桂圆,剥开几瓣百合,让那温润清甜在齿间流转。岁月风霜或许在窗外呼啸,但厨房里这一味温柔,已悄然为身心筑起最踏实的暖墙。
在秋天来临时,记得给自己来道桂圆百合养神茶,简单又养生!你喜欢这道养生食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