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八百里 作品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二十一)

这天,阳光正好,小弟子像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到张仲景仙师跟前。他那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好奇,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扯着嗓子喊:“师父啊师父,我最近遇到个事儿,可把我给难住啦!您说要是有个人,出了一身大汗,那汗就跟下雨似的,止都止不住。这还不算完,紧接着又开始拉肚子,拉得那叫一个厉害,感觉都快把肚子拉空了。而且手脚冰凉冰凉的,跟冰块儿似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该用啥方子治呢?”小弟子一口气说完,眼巴巴地望着仙师,那眼神就像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孩子。

张仲景仙师听了,轻轻捋了捋那长长的胡须,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就像春天的暖阳。他笑着说:“哦,你说的这个情况啊,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少呢!大汗之后,又大下利,还手脚冰凉,这种情况啊,咱们中医里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做阳气大虚、阴寒内盛。就好比一个房子,本来里面暖乎乎的,结果窗户、门都开着,热气全跑出去了,寒气一股脑地钻进来,这房子就冷得不行啦。对付这种情况,咱们的四逆汤可就是主角儿喽!”

小弟子一听“四逆汤”,眼睛瞬间瞪得跟铜铃似的,满是好奇地问:“四逆汤?这名字听起来好神秘呀,感觉像是隐藏着什么大秘密呢!师父,您快给我详细讲讲这神奇的方子吧,我都等不及啦!”

仙师哈哈一笑,那笑声爽朗得很,说道:“好嘞,那为师就给你好好唠唠这四逆汤。这四逆汤啊,在咱们中医界那可是相当有名气,堪称老戏骨啦!它存在的年头可长了,不知道帮多少人赶走了病痛,恢复了健康。专门对付刚才说的那种阳气虚得厉害,阴寒在身体里捣乱的局面。”

说着,仙师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四逆汤的方子:“人参二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写完后,仙师放下笔,看着小弟子。

小弟子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地问:“师父,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啊?还有哦,古代的一两到底是多少克呀?我对这些一知半解的,心里痒痒得难受。”

仙师耐心地解释道:“古代一两大约相当于现代的 5 克。这药材嘛,每一味都有它独特的大作用,听为师给你细细道来。”

“先说这人参吧,它在补气界那可是响当当的扛把子!就好比武林高手,武功高强,无人能敌。人参能够大补元气,给虚弱的身体注入满满的能量,让身体重新焕发出活力。想象一下,一个人累得瘫倒在地,没精打采的,这时候人参就像给他灌了一瓶超级能量药水,瞬间让他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它能提升咱们身体的正气,就像给身体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护卫队,把那些捣乱的病邪都给挡在外面。为啥能这样呢?这就得说到中医里的元气理论啦。元气是咱们身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元气足了,身体这部‘大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人参就是给发动机加油的,让元气满满,身体自然就健康啦!”

“再说说甘草。这甘草啊,就是咱们中医里的和事佬,性格温和得很,谁都能处得来。它就像团队里的润滑剂,能让各种药材和谐共处,共同发挥作用。你想啊,一个团队里要是成员之间闹别扭,那工作肯定干不好。甘草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能把不同药材的药性调和得恰到好处。比如说,有的药材性子烈,有的药材性子缓,甘草就能让它们相互配合,不会互相‘掐架’。而且啊,甘草本身也有一定的补脾益气的作用,能帮助脾胃更好地工作。脾胃可是咱们身体的‘后勤部长’,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供给身体各个部分。甘草就像是给‘后勤部长’找了个小助手,让‘后勤部长’工作起来更轻松,更有效率。”

“接着讲讲干姜。这干姜啊,那可是驱寒的利器!它味道辛辣,就像个火爆的小辣椒。当身体里有寒气的时候,干姜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熊熊大火,能够迅速把寒气都给逼出来。你想想,冬天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你冷得直打哆嗦,这时候突然有个大火堆,烤一烤,浑身立马就暖和了。干姜在身体里就是起到这个作用,把阴寒之气都给驱散掉。为啥它能驱寒呢?这是因为干姜的药性温热,能够温通经络,让气血运行得更顺畅。气血就像身体里的水流,要是水流被寒气冻住了,身体就会出问题。干姜能把这层‘冰’给融化,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身体自然就暖和啦,各种因为寒邪引起的不适也就跟着消失了。”

“最后说这附子,它可是个猛将!在中医的药材大军里,就像战场上的先锋官,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无往不胜。附子能够大补阳气,回阳救逆,专门对付那种阳气极度虚弱,快要支撑不住的危急情况。比如说,一个人阳气虚得手脚冰凉,脉搏微弱,甚至都快昏迷过去了,这时候附子就像一个超级英雄,挺身而出,把阳气给补回来,让身体恢复生机。不过呢,这家伙性子有点烈,就像一匹野马,不太好驾驭,所以用的时候可得小心哦!为啥它这么厉害呢?这是因为附子的药性纯阳,能够迅速提升身体里的阳气,让阳气重新在身体里占据主导地位,把那些嚣张的阴寒之气给打压下去。但是,如果用不好,它的毒性也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炮制和用量都得严格按照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