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括州海水泛滥

显庆元年九月庚辰,括州的秋潮犹如脱缰野马一般,来得异常凶猛,比往年都要厉害得多。

拂晓时分,海浪还只是如银线般纤细,然而,到了巳时,它们却突然翻卷成数丈高的水墙,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咆哮着、怒吼着,以排山倒海之势漫过防潮堤,无情地将城郭外的稻田撕扯成无数碎片。

海边的渔户们刚刚解开船缆,准备出海捕鱼,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浊浪猛地掀翻了木舟。

他们惊恐的呼救声,与咸腥的海水交织在一起,在街巷间四处冲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被淹没。

那些世代居住在滩涂边的人家,此刻正紧紧攀着屋顶的椽子,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茅草屋像脆弱的浮叶一样,在汹涌的洪水中无助地打旋。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不知道这场灾难何时才能结束。

而最先报信的驿卒,则是从已经被淹没半截的驿站里艰难地爬出来的。

他的裤脚还滴着泥浆,怀里紧紧揣着一份染血的急报,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希望。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但他的步伐却异常坚定,因为他知道,这份急报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当快马奔出括州地界时,沿途的官道已经被洪水冲毁多处,道路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但驿卒毫不退缩,他毅然牵着马在泥泞中艰难跋涉。他的鞋底板很快就被磨穿了,双脚被碎石和荆棘刺伤,但他顾不上这些疼痛,只是不停地撕下衣角,裹住脚掌,继续前行。

他的嘴里反复念叨着:

“快些,再快些……”

仿佛这是他唯一的信念,支撑着他穿越这片被洪水肆虐的土地。

这份急报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划破了长安城的宁静。

当它抵达太极殿时,朝会刚刚散去,官员们还在议论着朝堂上的种种事务。

然而,黄门侍郎却捧着这份浸透了汗渍的纸卷,像一阵风一样闯进了政事堂。

李治此时正对着新修的《姓氏录》,手中的朱笔在“括州”二字上方徘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他的目光被黄门侍郎的慌张神色所吸引,手中的朱笔也随之停在了半空。

“陛下,大事不好!”黄门侍郎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他所带来的消息已经让他无法承受。

他快步走到李治面前,将急报平铺在案上:

“括州海水泛滥,城郭已经有一半被淹没了,百姓们只能攀树登屋以求生存,而且已经三天没有吃到一粒米了。”

李治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瞪大眼睛,紧盯着那份被水洇得模糊不清的急报。

尽管字迹有些难以辨认,但“溺死者众”“粮米尽毁”等字样依然清晰可见,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他的心上。

李治紧紧捏住纸卷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

他的嘴唇微微颤动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去年南巡时的情景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