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天 作品

第464章 破解近战战术(第2页)

香港澳门海域是英国人在中国最熟悉的海域,远征军中间有不少来过中国的指挥官和水手,所以,在米尔恩下令之后,舰队开始向东从东澳岛和白沥岛之间的水道向香港方向航行,一路选择狭窄一点的水道,只有尾部偶尔遭到攻击,能够保全大部分舰队免遭炮击。

米尔恩的“勇士号”放慢航速,在最后压阵,因为他有尾炮,可以在航行中射击,虽然射程不够,但是能避免对方追的太紧。而且“勇士号”覆甲足够厚,可以抵挡远距离射来的炮弹轰击。

米尔恩现在已经不去考虑整个战争方案正确与否,战争中千变万化,考量的是指挥官临机的判断和指挥能力。

米尔恩不停的在地图上寻找一个狭窄的水道,条件足够舰队进入,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舰队,而且要将海战引向陆海联合,才能扭转局面。

快速的在地图上看着,屯门海域水深15米,香港仔和九龙之间,也就是后世的维多利亚港水深12米,都能容纳风帆战舰进入。

最后,米尔恩还是确定进入香港仔和九龙之间,因为那里有一支登陆舰队正在登陆香港仔岛,这样可以海陆呼应。

对方的弱点就是军舰数量太少,无法兼顾多个战场。必须要好好利用对方的这个弱点。

自己这方,损失了6艘战列舰,其中2艘五级,3艘四级,1艘三级,还有一艘蒸汽轮船,还剩下54艘战列舰和9艘蒸汽机炮舰。

救上来落水的士兵和水手有好几百人,加上本来就携带的一些陆战士兵,加起来大约三千人,也勉强够拼凑起一支登陆部队了。

弹药还是充足的,没能形成近战,主要在防御水上巨型炸弹时候发射了一批炮弹,对后勤按照最大值准备的远征军来说,不足以影响后续战斗。

“九华号”带领着钢铁舰的舰队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追着联军的舰队,时而给上一炮。阿姆斯特朗炮虽然有效射程只有3000米,但是炮弹的飞行距离还是足足有5000多米,“九华号”没有咬的太近。

趁着这个时间,沈云峰和刘永陆好好理清当前的战局,东去和南去的四支舰队带着许多蒸汽船和运兵船,肯定是打登陆战去了。这两边需要海上的支援,否则联军的登陆战就太容易了,必须在海上干扰他们,牵制他们的兵力,因为从情报中,联军的陆军数量不少于8万,留守了1万,那至少也得6万多。

而广州战场己方的兵力根本没有那么多,只是依靠武器的先进性,那么要减少伤亡,最好能从海上牵制他们一些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