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构成略有差异(第2页)
在迁移前,谢叙就已经通知过全人类了,可还是有很多人不想搬到其他星球上去,情愿留在灾难频发的地球上。
谢叙没有强求大家,毕竟种子计划还需要有人去推进。
这些人就是文明的火种。
现在太阳系已经没有卡布文明的威胁了,人类幸存者的生存状况也好了许多。
他还留下了一支舰队在木星外围。
这个舰队作为中途站,承担着与地球之间的通讯转接工作,并为未来的移民提供服务。
如果有需要的话,这支舰队还能立刻参与战斗。
一些科学家看着这片充满活力的星系,内心充满了豪迈之情。
“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新起点,也是探索星际的第一步。
在这儿,我要让李昊阳这个名字载入物理界的史册,成为新时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并实现基础物理学的巨大突破……”
听了这段话后,周围的人并没有嘲笑,反而都鼓起掌来。
谢叙也看到了母舰上这一幕,嘴角露出了微笑,注视着眼前宏伟的星系说:“格利泽星系,我来了!”
图纸摊开后,原本空旷的实验室变得拥挤起来。
不像谢叙这种科研新手,创造的专业程度显然更高一些。
整份设计图被分成了上千个小部分,分布在房间里各个地方。
超级计算机开始全速运转,仔细计算研究每张小图的内容。
十分钟后,计算终于结束了,中控核芯有些发热。
他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然后点头道:“看来这份设计是可行的,对当前科学基础很有益处。”
“你是从哪儿弄到这个东西的?据我知道,以现有的技术水平还造不出来这么高级的设计。”
“不用管出处是什么,关键它是否靠谱就行。
当然要造出来肯定不容易,但如果真能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的话,付出多少都值得。”
鸡崽带回来的东西一向很可信。
通过这次的再分析验证了谢叙的想法是对的。
既然确认设计方案可靠且非常有用,那么就无需迟疑。
谢叙立刻召开高层会议讨论关于在格利泽星系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的事宜。
会议上邀请到了众多一流的物理专家和天文学家等,现场争论得非常热烈。
主要讨论点在于能否现实地建造出如此规模的巨型设备。
光是材料需求可能就会达到数十亿吨,在太空中实现这点难度不小。
更何况这样庞大的仪器还必须具备极高的精确度。
在所有已知人类工程史上从未有过类似规模的壮举。
“正因为它前所未见,才更值得尝试。
目前的科学技术达到了历史巅峰,我们已经做到了太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有什么能够难倒我们呢?”
会议期间,谢叙高声表达着信心。
他那双眼睛犹如星光般闪耀着希望之光。
沉稳而有力的话语令在座所有人沉默片刻。
现在他就是整个族群的领导者,未来方向掌握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