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大将军(第2页)

“惭愧,惭愧......”

张新冷静下来,一脸歉意的看向身旁躺着的蔡琰。

“昭姬......”

“师兄不必多言。”蔡琰抱住张新,将头倚靠在他的肩膀上。

“我是自愿的。”

“昭姬,你这又是何苦呢?”

张新也伸出手搂住她,欲言又止。

他已经娶妻,不可能为了蔡琰去把张宁休了。

而蔡琰的身份,又注定了不可能给他做妾。

这事儿要被老头知道,还不得把他的皮给扒了?

难搞哦......

“唉,都怪我。”

张新自责道:“方才......”

蔡琰伸手捂住他的嘴。

“我都说了,是我自愿的,师兄不必自责。”

“师兄你可知道,阿父这些年一直都在逼我嫁人?”

“他让你嫁给谁?”

张新脸上突然浮现出杀气。

今晚之前,老头让师妹嫁人,他管不着。

可现在嘛......

谁敢说想娶蔡琰,他就弄死谁!

“放心吧,我不会嫁人的。”

蔡琰见他如此模样,‘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若是想嫁,这么多年我早就嫁了。”

张新想想觉得也是。

蔡琰从卫家出来的时候才十七岁,而汉人对寡妇的喜欢程度,那可要比没嫁过人的少女高多了。

汉朝可没有什么克夫的说法。

女人嫁过去,老公死了,旁人只会觉得这个女人命格高贵,男人压不住才死的。

特别是生过孩子的寡妇,在汉朝之时最受欢迎。

寡妇,说明此女命格高贵。

生过孩子,说明身体没有问题。

蔡琰虽未生育,却死过老公。

她又年轻,家门显赫,按理来说早该再嫁了。

怎么会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动静?

“对哦。”

张新好奇道:“你这么多年来,为何没有再嫁?”

蔡琰抬头看向张新,轻哼一声。

“你就这么不喜欢我?着急把我甩出去?”

“当然不是了!”

张新连忙解释,“其实当初在渔阳时,我就......”

“只是那时我已定亲,你又高贵,因此不敢有非分之想。”

这是实话。

蔡琰才貌双全,无论家世还是人品,都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只要是个正常男人,基本都会心动。

张新当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汉朝讲究礼法,他又有自知之明,看得开而已。

“其实你可以想的。”

蔡琰俏皮的眨眨眼。

“哈?”

张新有些傻眼,“昭姬你......”

听蔡琰这话的意思,难道......

“师兄击乌桓、破鲜卑、平河东、定青州、讨董卓......”

蔡琰叹了口气,“如此英雄,天下女子又有几个能不心动?”

“见过师兄风采,再看所谓青年才俊,皆草芥尔。”

“只不过师兄碍于礼法,不敢逾矩,我也一样罢了......”

张新年仅二十四岁,便执掌两州之地,手握十万大军,麾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

对外,他吊打乌桓鲜卑。

对内,他平定叛乱,镇压诸侯,还能腾出手来起兵勤王。

如今这天下,成就能够超越他的人,还真找不出来。

关键人还长得帅。

蔡琰这些年虽未与张新见面,但对他的事迹一直都有耳闻。

先前她嫁去卫家,那是蔡邕与人约定好的,不能反悔。

而且卫家人对她也不好。

一段失败的婚姻,让蔡琰在选择对象之时,不得不慎之又慎。

蔡邕再给她介绍相亲对象,她都会不自觉的拿对方去与张新比较。

这一比,突然就觉得没意思了。

没一个比得上我师兄的!

哪怕是一半都没有。

况且张新还救过她一次。

不对,现在是两次了。

可惜,张新已经成婚,她又不能去给对方做妾。

蔡琰思来想去,干脆决定不嫁了,于是便一直拖到了今日。

“原来如此。”

张新听完之后,心中突然有点小得意,随后又犯起难来。

蔡琰的名分,怎么解决?

休妻,不可能。

做妾,老头能把他吊起来打。

“师兄不必为难。”

蔡琰也看出了张新的想法,伸手轻抚他的脸颊。

“现在这样,就挺好。”

“好什么好?”

张新翻了个白眼,“做妾不合礼法,偷情就合礼法了?”

“放心吧,我一定会想办法给你一个名分的。”

礼法不礼法的,张新其实并不看重。

主要还是怕被老头打。

“要不把平妻的概念给搬出来?”

张新心中不断思索着可行性。

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只有在乾隆朝后期,才短暂的将平妻这个概念写进了法律里。

平妻制度的问题其实很大。

主要还是家产继承的问题。

无论是正妻还是平妻,生出来的都是嫡子,从法律上来说,两边的孩子都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正所谓诸侯无二妻。

张新总不能搞出两个世子来吧?

那他麾下不得全乱套了?

这对张宁和张桓来说,也不公平。

可若不拿出平妻制度,又有什么能配得上蔡琰的名分呢?

蔡琰见他眉头深锁,一副费神思考的样子,心中一甜。

“好,我等你给我一个名分。”

张新回过神来,看向蔡琰。

事已至此,先睡觉吧。

这么麻烦的事,日后再想。

次日,张新睡到中午才起。

刚出房门,典韦就走了过来。

“主公,朝廷派出天使,召主公回朝。”

张新见过使者,以大军需要把匈奴人种在地里,防止瘟疫为由,让大侄子再等两天。

主要是他还没想好怎么面对老头。

第二天,刘协又派了使者过来,让他赶紧回去。

张新又以大军疲惫,需要休整为由,让大侄子稍等。

第三天,郭嘉来了。

张新这才不情不愿的带着容光焕发的蔡琰,领兵朝长安赶去。

刘协见姑父终于肯回来了,兴奋的带领百官出城迎接。

张新领兵来到长安城外,见到完好无损的刘协,心中欣喜。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第一步已经完成!

张新下马,大礼参拜。

“臣张新拜见陛下!”

“朕的大将军回来了!”

刘协见到张新,十分激动,连忙上前将张新扶起。

“大将军此番勤王劳苦了,快快请起吧!”

“大将军?”

张新心中一动,起身看向刘协。

刘协微微一笑,看向身旁跟着的宦官。

“念吧。”

宦官从托盘上取过一道圣旨打开。

“汉宣威侯、骠骑将军张新......”

一番冗长的夸赞之语过后,宦官继续往下念。

“张新勤王有功,拜大将军,封冠军侯,录尚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