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世界大战(十二)(第2页)
圣彼得堡的冬宫里,尼古拉二世把坦能堡战役的战报撕得粉碎。战报上的数字触目惊心:俄军损失十万人,被俘两万人,而德军只伤亡两万人——这还是兴登堡故意多报的数字,实际上德军的损失更少。
“一群饭桶!”沙皇把银质咖啡杯摔在地上,碎片溅到韩建国大使(联合帝国驻圣彼得堡大使)的皮鞋上,“我给了他们最好的装备!美国的步枪、德国的火炮、联合帝国的罐头,结果呢?被兴登堡用一半的兵力包了饺子!萨姆索诺夫那个蠢货,居然把指挥部设在德军的炮火范围内!”
韩建国擦着皮鞋上的咖啡渍,慢悠悠地说:“沙皇陛下息怒。北方党刚从东西伯利亚运了一批御寒大衣来,许德华大臣说用勒拿河的貂皮做衬里,保暖得很——就是价格比南方党的贵三成,陈宏斌副党首说‘一分钱一分货’。”
陆军大臣弗拉基米尔·苏霍姆利诺夫哆哆嗦嗦地递上一份电报:“陛下,萨姆索诺夫自杀了……他在遗书上说,俄军的弹药有三成是哑弹,全是从黄金集团买的‘德国货’,大卫·陈·斯坦利说是克虏伯的次品,其实是南洋党造的仿制品,陈德康副党首赚了两倍差价。”
“联合帝国的人也敢骗我们?”尼古拉二世的脸涨成了紫色,一把掀翻御案,上面的水晶灯摔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响声,“告诉韩建国大使,让李光首相给个说法!否则我就派哥萨克骑兵去勒拿河,把他们的木材厂全烧了!”
韩建国掏出怀表看了看:“沙皇陛下,李光首相刚发来电报,说黄金集团是四个党派合资的,南洋党做的主,北方党并不知情。他建议您向南方党买军火,林建斌副党首说愿意用半价供应,用贝加尔湖的矿石抵账——周伯宜党首觉得这笔生意划算。”
正在这时,马恩河战役的捷报传到了巴黎。霞飞的部队把德军赶退了六十公里,缴获的德军物资里,有不少印着“美国制造”的罐头和“联合帝国南洋联邦”的橡胶轮胎。孔翔霖大使(联合帝国驻巴黎大使)给南方党发报时,特意在末尾加了句:“法军说,还是‘魔都-1913’型步枪好用,比美国的春田步枪准。”
伦敦的唐宁街10号里,乔治五世看着马恩河和坦能堡的两份战报,眉头拧成了疙瘩。阿斯奎斯首相赶紧说:“陛下,马恩河的胜利能抵消坦能堡的失利。我们可以让印度帝国的军队从波斯湾进攻奥斯曼,埃利姆伯爵说他们的骆驼兵适应沙漠作战——用的步枪是黄金集团提供的,大卫·陈·斯坦利保证不会炸膛。”
“让他们快点!”乔治五世把战报扔在桌上,“俄国要是垮了,德国就会把全部兵力调到西线。告诉霍华德伯爵,让荷兰海军的巡洋舰去封锁波罗的海,别让德国的物资运到东线——根据1815年的《维也纳条约》,他们的海军得听我们的。”
圣彼得堡的冬宫依旧一片混乱。尼古拉二世把所有将领骂了个遍,最后瘫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飘落的秋雨发呆。韩建国大使的秘书正在收拾地上的碎片,那些水晶渣里映出沙皇苍白的脸——他知道,坦能堡的惨败不仅丢了俄国的脸,还让联合帝国的北方党趁机抬高了钢铁价格,许德华大臣的钢厂又能多赚一笔了。
“给黄金集团发电报。”尼古拉二世突然说,声音嘶哑,“借一千万华夏元,用西伯利亚的石油开采权抵押。告诉大卫·陈·斯坦利,利息高点没关系,只要能买到像样的军火——别再给我送南洋党的仿制品,那些炮弹还没扔出去就炸了,炸死我们三个连长!”
韩建国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李光首相说得对,欧洲的仗打得越久,联合帝国的生意就越好做。北方党的钢铁、南方党的步枪、南洋党的橡胶、海外党的贷款,总能从这场战争里捞到好处,就像马恩河的法军和坦能堡的德军,打的是仗,背后却是各国资本在算账。
夜色降临时,马恩河的枪声渐渐稀疏。法军士兵在战壕里分享德军的罐头,里面的牛肉干其实是联合帝国澳洲联邦产的,亚历山大·格伦维尔的公司把澳洲的牛肉运到德国,再经德军之手成了法军的战利品。而在遥远的坦能堡,被俘的俄军士兵正裹着德军的大衣发抖,那些大衣的羊毛来自塞尔维亚,是奥匈军队抢来后又被德军缴获的,现在成了最讽刺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