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肯德基的公鸡 作品

第246章 过于亲德的青年土耳其党人(一)(第2页)

凯末尔突然按住工头的肩膀:"把图纸给我。"他蹲在废铁堆前,用粉笔在地上画起来,"把机匣的卡槽加宽一毫米,就能兼容我们的劣质钢材——联合帝国的南洋党在爪哇造过类似的改造枪。"

德国工程师嗤笑一声:"这是胡闹!普鲁士陆军的标准是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

"可他们有能造0.3毫米误差的工厂,我们没有。"凯末尔把粉笔扔在地上,"等我们的钢厂能炼出好钢,再学他们的标准也不迟。"

三天后,改造后的步枪试射成功。凯末尔把样枪送到陆军部,却被恩维尔帕夏扔在地上。"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简直是对德国陆军的侮辱!"他指着墙上的德皇威廉二世画像,"陛下要是知道我们用这种枪,会怎么看奥斯曼?"

"陛下只关心我们能不能按时交铜矿。"凯末尔捡起枪,机匣上的划痕还沾着新磨的铁屑,"上周马其顿的游击队用缴获的俄国步枪伏击我们,他们的枪不如德国货精致,却比我们的管用。"

恩维尔帕夏突然掏出一份电报,是德国总参谋部发来的:"他们同意派专家帮我们建钢厂,但要我们割让爱琴海上的三个小岛。"他把电报拍在凯末尔面前,"这才是强国该做的交易,懂吗?"

那天晚上,凯末尔在日记里写道:"学德国不是穿他们的军装、说他们的话,是要学他们怎么建钢厂、造机床。没有工业,再好的法案都是纸糊的。"窗外传来德语学习班的朗读声,夹杂着清真寺的晚祷声,像两个打架的影子。

一个月后,联合帝国驻奥斯曼大使突然求见。他带来南方党的贸易清单,上面列着电弧炉、轧钢机的价格。"林建斌副党首说,"大使慢悠悠地品茶,"只要你们用棉花抵账,这些设备三个月内就能到港。"

凯末尔恰好路过会客室,听见这话猛地停下脚步。大使瞥见他的肩章,突然笑着说道:"少校要不要看看样品?我们在马来亚联邦的兵工厂,用这种设备造的步枪,精度不比德国货差。"

恩维尔帕夏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告诉你们的南方党,除非他们愿意按德国标准改造设备,否则免谈。"

凯末尔转身离开时,听见大使低声说:"巴西人三年前也觉得必须全盘学欧洲,现在他们自己造的棉布,在非洲比英国货卖得好。"

回到宿舍,他发现桌上多了份报纸,是印度帝国的《德里时报》。上面刊登着巴西工业区的照片,咖啡园旁边立着炼钢厂的烟囱。福尔摩斯侯爵的文章里写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路,巴西用咖啡换机器,比全盘照搬欧洲更聪明。"

凯末尔把报纸折起来塞进军装,明天他要去马其顿,那里的游击队缴获了一批联合帝国造的子弹。他想看看,那些没按德国标准生产的弹药,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夜色渐深时,兵工厂突然响起爆炸声。原来是德国工程师强行按标准参数试车,导致机匣爆裂。凯末尔赶到时,看见工人们正用他改造的图纸抢修机器。"少校,"工头抹着脸上的油污,"还是你的法子管用。"

他望着火光中的机床,突然明白恩维尔帕夏们永远不懂——德国的强大不是因为他们的军装和条例,而是因为他们知道怎么让自己的标准适应自己的工业。就像巴西人用咖啡渣染色,联合帝国用劣质钢造枪,奥斯曼要走的路,或许就藏在那些不那么"标准"的改造里。

远处的德语学习班还在朗读,清真寺的钟声响了起来。凯末尔掏出怀表,表盖内侧贴着他在索非亚军校的毕业照,照片背面写着:"向强者学习,但别丢了自己的根基。"他把怀表贴在胸口,能听见齿轮转动的声音,不快,却很稳,像奥斯曼正在艰难挪动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