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前面打起来了
清晨,春日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子,屋内一片寂静,只有男人抱着熟睡的孩子,轻轻的摇晃,安静又祥和。
与此同时的屋外,紫金卫们身着金甲,手持兵刃,从内院到外院,从前院到后院,站满了府邸的每一处,兵刃在阳光下折射着冰冷的光。
紫金卫中一名统领手持一杆长枪,伫立在主屋的门前,脸上带着冷峻与严肃,这时,一道高喊声划破了平静:“报!统领,长王姬府被包围了”
“传令下去,把人放进来杀”
“是!”
门外,领头的男人一身腱子肉,面带凶相,一把大砍刀架在脖子上,身后是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个个长相彪悍。
“撞门!”
随着领头一声令下,前排的几个男人冲上前对着长王姬府的大门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门后,一整排紫金卫手持盾牌,第二排手持弓箭,手拉满弓,箭头直指颤抖的大门,只听一声巨响,门被暴力破开,与此同时一声高喊划破天际:“放箭!”
门外的人因为惯性刚冲进门里,立马被一箭贯穿了胸膛,又摔出了门外,一时间血溅阶梯,入侵者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后退到门外。
“老大,他们这是早有防备啊!”
“大人说了,今天必须拿住她儿子,翻墙!”
于是,长王姬府四面八方的围墙上,爬满了像壁虎一样的入侵者,不过刚刚从围墙上露头,便被驻守的紫金卫一箭射穿了脖子,有些侥幸翻墙成功的,落地后也顷刻间血撒满地。
主屋外,统领隔着房门对屋内的人坚定的说道:“主君放心,他们绝进不了内院一步”
防风邶轻拍着手中的孩子,动作十分温柔,眼底深处却透着寒意:“即使进来了,我也会让他们会后悔进到内院的”
……
“报!长王姬,有一批人马包围了长王姬府,企图强攻!”
闻言,小夭眸色猛地沉了下来,然后目光冷冽扫过在场众人:“谁能给本宫解释一下,到底是谁先造的反!”
几个御史心虚了一瞬间,但很快恢复了嚣张的样子,指向小夭道:“抄逆贼府邸,乃是拨乱反正!”
“这么说你承认那些人是你指使的了!”褚泽怒吼道。
“我没有”
“陛下没有下令,公然在秩邑城里动兵就是谋逆!”
“陛下被她蒙蔽了,谁知道她用了什么样的手段控制了陛下!”
“呵呵”小夭发出两声嘲讽的嗤笑,然后语气决然道:“既然都动手了,那干脆也别废话了,今日紫金宫前,就如同六十年陛下与五王在上垣宫前一样,谁输谁就是逆贼!”
此话一出,朝堂里的人皆面露惊色,应龙率先出声道:“长王姬,别冲动!”
那几个最先挑事的也瞬间慌了神,他们只是想将反叛的帽子扣在小夭头上,并不是想小夭真的反,为今之计就是赶紧煽动朝臣与小夭对抗,他们好趁乱逃走!
“你们看到了,她公然起兵造反!一起上杀了她!”
“均亦,带人守好乾安殿!”小夭冷冷下令。
“均亦!你也要跟着一起造反吗?妄陛下如此信任你!”湖禾族长指向均亦,义愤填膺的怒吼道。
“我的职责是保护陛下,谁是反贼陛下自有定夺”
褚泽看到此番情景,也不禁紧张的咽了咽口水,然后对一旁的离戎昶低声道:“不是,真打啊?”
“要不你看看哪边劝的住?”离戎昶整个一个摩拳擦掌的架势。
这个时候,朝上的朝臣自动分成了四个团体,以辰荣熠为首的中原氏族聚成一团,以自保为主,以褚泽为首支持小夭的氏族和朝臣,以湖禾族长为首讨伐小夭的氏族和朝臣,两方呈对抗之势,以应龙为首的一众武将则随时准备拉架。
两方僵持了良久,硬是没一个人敢先动手,毕竟紫金卫还围在周围,举着武器对着他们,谁第一个动手就是谁第一个死。
见状,小夭不禁讥讽的嗤笑一声,喊的时候起劲儿,真动起手来都这么怂。
“装腔作势”
带头起哄的几个人脸都僵住了,但只能倔强的保持着防御的姿势。
就在此时,门外再次传来高喊:“报!长王姬府前作乱的人马已被击退!”
此话一出,几个人的脸色瞬间僵住,那么多人居然都没攻进长王姬府,没捉到防风邶和无虞,唯一的筹码也没了!
闻言,小夭冷笑一声,还想挟持她的人质,真当玱玹亲赐的紫金卫跟他们手下那群杂鱼一样吗?
“各位大人也折腾挺久了,算起时间来陛下应该好些了,还是请陛下来决断吧”
说完,小夭一脸坦然的坐回到了自己的副位上,此时,台下几人的脸色明显出现了几分慌乱。
湖禾族长冷哼一声:“哼,就是等陛下出来,你公然动兵威胁朝臣,也是谋逆之举!”
“也不知道是谁,朝会刚一开始就在长王姬府外布了人手,企图挟持人质”褚泽嘲讽道。
“一码归一码”
“长王姬真要动手还能容你们几个老东西活到陛下出来?”
“你!”
“闭嘴吧,够给你脸了,一天到晚净让人当刀使了,就知道没完没了的上奏,陛下都烦你了你知道吗!”褚泽一边说一边一脸嫌弃的扫了扫湖禾族长,反正今天都闹成这样了,不如趁机把心里话骂出来,反正不差这两句了。
乾安殿,玱玹终于从药瘾中逐渐缓了过来,老桑急忙倒了一杯热茶递到玱玹嘴边:“陛下,喝点水吧”
玱玹喝下热茶,终于感觉身体顺畅了一些:“朝会结束了吗?”
“没,前面打起来了”
闻言,玱玹身形一僵,然后又急忙起身道:“给我更衣!”
走到前面,玱玹看到殿内一片混乱的样子,顿时怒不可遏道:“你们在干什么!”
见状,众人赶忙下跪:“拜见陛下”
“谁先动的手”玱玹质问道。
众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人指向一开始挑事的几名御史,有人则指向小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