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禁卫军突击
更遑论鞑子对蒙古诸部的掌控早已今非昔比。
虽说漠北的喀尔喀部、漠西的准噶尔部仍保持着相对独立,尚未完全臣服,但至关重要的漠南蒙古,早已落入鞑子囊中。
早在崇祯元年,皇太极便派贝勒阿济格与喀喇沁部会盟,联手讨伐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到了崇祯八年,多尔衮、岳托更是亲率大军西进,一路追击林丹汗的残部,最终逼得林丹汗之子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捧着传国玉玺出降。
自那以后,大蒙古国的汗位彻底断绝,漠南蒙古的土地、部众,尽数归了鞑子。
如今鞑子能毫无顾忌地绕道漠南蒙古,从墙子岭、青山口那些长城薄弱处突破,挥师入关劫掠明朝腹地,便足以证明他们对漠南蒙古的控制早已稳固。
这般势力,绝非夏军一次突袭便能轻易灭亡的。
秦武这时道,“我这里也就只是前进就是,吴将军你的任务可不轻,不但要收拾鞑子水军,还要拿下皮岛”。
皮岛又称椴岛,位于鸭绿江口以东,今属朝鲜,南北长约十里,东西宽约十五里。
毛文龙于天启元年率部进驻皮岛,此后以皮岛为根据地,建立东江镇,招抚辽东难民,发展军事力量,不断袭击后金后方。
皮岛的存在如同在敌后插入一把尖刀,迫使后金在进攻明朝时不得不分兵防御后方,极大地缓解了明朝关宁防线的压力。
不过崇祯十年,也就是去年,清军联合朝鲜攻陷皮岛,明朝在该岛的军事布局终结。
吴忠国此次跨海出征,肩头扛着的第二桩重任,便是拿下皮岛及附近的这片海域——不仅要彻底清剿仍在皮岛及周边岛屿游弋袭扰的鞑子水军,更要在岛上构筑起一座固若金汤的军事基地。
要知道,夏国本土与鞑子后方相隔千里,漫漫补给线本就难以为继,唯有在此地扎下根基,才能效仿当年大明东江镇的策略,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死死插在鞑子的腹地后方,让其首尾难顾。
若能更进一步,夏军甚至有望在辽东的广袤土地上开辟出一块根据地,将流离失所的辽东汉民组织起来,与鞑子形成长期对峙之势,那便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可这份设想终究面临着现实的难题。夏军的优势固然在于武器装备犀利,火器精良足以压制鞑子骑兵,但辽东之地远离故土,粮草、弹药的补给始终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秦思源心中门儿清,他绝不会轻易把麾下精锐的禁卫军投入到与鞑子的近身肉搏中——那些经受过严格训练、配备着先进装备的士兵,是夏国的家底,怎能在这苦寒之地白白损耗?
海风带着咸涩的凉意吹过,吴忠国望着远处灰蒙蒙的海面,缓缓呼出一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要说鞑子那点水军,其实也不足为惧,他们的船只简陋,兵士也多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
“我真正担心的,是辽东这鬼天气。咱们的士兵大多是南方人,打小在温润气候里长大,哪经历过北方这般刺骨的严寒?”。
“要是冬天一来,士兵们冻出病来,非战斗减员太多,咱们俩可没法向大王和秦先生交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