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海上来人

南京城一派商贾云集、市井喧嚣的繁盛景象时,黄浦江面上货船往来如梭,码头搬运声此起彼伏。

而在百里之外的上海县沿海,一支由十余艘中型战船组成的船队却如蛰伏的海兽般静静锚泊,船帆低垂。

不多时,几名身着锦缎、腰佩短刃的随从乘小艇登岸,手持一卷烫金文书,径直前往上海县衙递呈。

上海县令展开文书,见落款处“刘香”二字,顿时神色一凛——这可是东南沿海无人不晓的巨寇。

他不敢有片刻耽搁,一面命人备下上等驿马,将文书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南京政务院,一面亲自出衙,将船队首领及随行十余人请入县衙后堂款待,等待南京方面的指示。

南京政务院内,苏明哲刚处理完江南的一些文书,便接到了这份来自上海的急件。

他逐字细读,指尖在案上轻叩片刻,随即召来傅淑训:“此事先交予你,速携文书前往王府面禀大王,你久居南方,对刘香、郑芝龙之流的底细熟稔,正好为大王剖析一二”。

傅淑训接过文书,见“刘香求见”四字,亦是心头一震,当即躬身领命,怀揣文书快步赶往夏王府。

历经一日快马传递与层层禀报,这份文书终于送到了夏王秦思源手中。

秦思源展开细看,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前来求见的,竟是他意料之外的人物:东南巨寇、曾为荷兰人奔走的买办,亦是郑芝龙昔日“十八芝”集团的旧部刘香。

他指尖摩挲着文书边缘,脑中浮现出刘香的过往:此人出身广东香港南丫岛,早年与郑芝龙同为海商李旦部下,精通粤语、闽南语,甚至能说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

其以漳州海澄为根基,麾下船队纵横闽粤沿海,甚至一度劫掠至浙江海面,是明末海上响当当的人物。

按原本的史书记载,崇祯八年刘香便该死于郑芝龙之手,可如今因夏国崛起,历史轨迹已然偏转。

他不仅从郑芝龙的围剿中逃脱,前年还与郑军在海上连番恶战,双方互有胜负,始终未分高下。

“傅卿,你久在南方为官,对这个刘香如何看待?”,秦思源抬眼看向躬身侍立的傅淑训,语气中带着几分探询。

他虽知晓刘香的名头,但史书中对其记载终究简略,毕竟他就是一介海盗,史书上也只寥寥数语。

如今此人突然求见,肯定有自己的目的,要知道大夏可不是善地,像他这种双手沾满血腥的匪盗,夏国可是从来不手软的!

傅淑训连忙躬身行礼,沉声道:“回大王,依臣之见,刘香与郑芝龙实则是一路人——早年同为东海巨盗,靠劫掠商船、盘踞海疆起家”。

“只不过郑芝龙后来降了大明,得了个‘游击将军’的名头,摇身一变成了‘官军’,可骨子里的海盗习性半分未改”。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大夏覆灭郑家时,从其府中搜出的账簿也能佐证:郑军虽挂着官军旗号,却在东南海域肆意拦截其他海商船队,轻则强征重税,重则劫掠货物,目的便是要独霸海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