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火爆的征兵下(第2页)
陆队长拍了拍木胜的肩膀,鼓励道:“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你识字又懂训练,去了新兵营起码就是一个班长,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木胜听了陆队长的话,心中顿时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三天后,陆队长带着六十多个少年踏上了前往县里的道路,民兵队敲锣打鼓,热闹非凡,送这些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们。
而这些少年的家人们也都纷纷前来送别,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孩子们未来的憧憬和祝福。
不过,与大明时期的征兵不同,这里并没有人哭泣,因为大家都知道,夏军和大明是两回事。
在大明,参军几乎就是九死一生,有去无回,而在夏军,这可是一个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好机会,所以家人们都对孩子们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队伍在村口停留了一个小时,家人们不停地叮嘱着孩子们要好好表现,混不出个人样就别回来。
这些话语虽然有些严厉,但却充满了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期望,也冲淡了不少离别的愁绪。
最后,队伍终于缓缓地朝着县城的方向出发了,家人们站在村口,久久不愿离去,一直望着孩子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不过等他们到了县城就患得患失起来,军部给这个县的任务是征兵一千,但是各村起码带了两千人上来。
这么多人肯定要不完,只能从他们中间挑选优质兵员,这就意味着起码有一半人选不上要打道回府,这让少年们都紧张起来。
陆队长去找到了本县守备兼民兵大队长,“王大队,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唉,先说好啊,不要找我走后门,我这里一点办法都没有”,王大队叹了口气。
他也是无奈,军部的名额只有那么多,现在起码多出了一半的人,各村的民兵队长那是大仙过海各显神通,拼命的想把人塞给他。
但他就是一个小武官,军部说一千就是一千,哪里是他能决定的,为此还和各村之人扯了半天皮。
陆队长看了看人群,也知道勉强不得,“王大队,我也不难为你,我们村的其他人可以不收,但是有个人你一定要收下”。
“什么人”,王大队皱起了眉头,“先说好 歪瓜裂枣我可不要,再说即使要了后面也会被刷下来”。
陆队长自信一笑,“那你放心吧,这人识字、还是我们村的民兵副队长,平时都是协助我搞训练的,训练方面是一把好手”。
王大队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这种人才肯定是要的,还需要你来说情?”。
“嘿嘿,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年龄大了点”,陆队长有些不好意思。
“大了多少?”。
“不多,就三岁,今年已经二十三,尚未婚配”。
王大队眉头舒展,“那问题不大,晚点你把人带来我亲自考校一下,只要合格就没问题”。
“多谢王大队,晚上请你喝酒”,陆队长喜形于色。
“免了,平时还可以,这正是征兵的时候,吃请是要被问话的,你可别害我”,王大队赶忙摆手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