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江南大战序幕(第2页)

“此处水域开阔,水流平缓,利于船只行驶和调度,且周围地形复杂,有利于我军设伏”。

孙传庭颔首表示认同,他略作思考后说道:“那孙某就在江阴上游两百里的地方堵截,那里有一段江面相对狭窄,适合拦江堵截”。

“如此一来,夏国水军若想通过,必然会遭受重创,只不过到时候郑将军的追兵要走快点,要不然也不能全歼”。

郑芝龙起身走到一旁的案几前,取出一张长江的简易地图,仔细端详起来。

他对照着地图上的标注,频频点头道:“倒确实是一个堵截的好地方,此处江面相对狭窄,水流湍急,夏国水军的船只在此处难以展开,我军大胜后追击,必能将他们全歼”。

孙传庭看了看天色,见日已西斜,便拱手说道:“时候不早了,孙某还要出城安排军务,就不多叨扰了,告辞”。

郑芝龙有些诧异,连忙挽留道:“时间尚早,不如就在本伯这里用过饭后再说吧”。

孙传庭摇摇头,婉拒道:“免了,孙某确实还有要务在身,不便久留,至于战事方面,我们两军可以随时沟通,以确保万无一失”。

说罢,他再次拱手作别,然后毅然转身,步履坚定地离去,郑芝龙无奈,赶忙快步上前,将他送至府门外。

送别之后,他也并未返回府邸,而是率领着亲兵径直朝着另一个城门疾驰而去。

因为战事迫在眉睫,他必须亲赴军中坐镇,以稳定军心、指挥作战。

孙传庭一路疾驰,终于赶回了自己的军营。

此时,夕阳西下,夜幕渐浓,整个军营都已进入晚餐时间。

然而,与其他军队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喧闹嘈杂之声,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景象。

只见士兵们排成长长的队伍,依次领取食物,这一情景,正是孙传庭从夏军那里学来的。

他深知,只有用严明的纪律来约束士兵,同时用高额的军饷来激励他们,才能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军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传庭可谓煞费苦心,他不仅四处筹措军饷,甚至不惜被朝廷里的御史弹劾,指责他收买军心。

但好在崇祯皇帝并未完全失去理智,他明白孙传庭在镇压农民军方面的卓越才能,所以对这些弹劾并未深究,孙传庭也因此逃过一劫。

“大统领回来了?”,刚进军营没有多久,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就迎了上来。

此人正是这支新军的两个副统领之一,这支新军的军制是一个大统领孙传庭,直领本部一万人。

两个副统领,一人各领五千,这两人一个叫戴金、一个叫王东灿,迎接的人是戴金,至于王东灿已经率领五千人去了松江府。

孙传庭点点头,“军营里可有什么事情?”。

“没有,将士们照常训练,士气高昂”,戴金答道。

孙传庭看了旁边的参军一眼,“给王副统领传令,让他开始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