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返回京城(37/45)

  乾清宫之中。

  崇祯和几名朝中大臣,还有张维贤也在看着张之极的直播。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有了这些机器,不知道咱们大明能省下多少人力物力。”

  “可虽说是省下来大量人力物力,但也代表大量的人失去了赖以为生的生计啊!”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咱们总不能放弃这样的机器吧?”

  众人皱眉,虽然有利有弊,但终究是利大于弊。

  这就是值得的,因曀废食不是个办法。

  户部尚书毕自严却是笑道:“你们的担心老夫和陛下商量过,已经大体有解决办法了。”

  “哦?如何解决的?”

  却是崇祯开口:“首先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价格低廉的产品不能在大明出售,不能冲击国内市场导致大量百姓失去生计。”

  “而是往四周几国进行销售,冲击对方的市场。”

  众人一想也是。

  这些价格低廉的产品完全可以往别国销售。

  这样一来,不但工厂提供了就业岗位,还能在别国赚取大量的金钱。

  “陛下,可是这样一来,咱们大明的百姓不是就享受不到便宜的布匹了吗?”

  崇祯摇了摇头:“当然不是,而是我们需要给大明百姓一点缓冲的时间,让从事纺织业的百姓有时间更换职业。”

  “在同时趁这段时间,也要尽快加速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还有新作物推广等等,都需要一起进行。”

  随着工业的发展,必定会出现更多的新岗位。

  这样一来,原先从事纺织业的百姓就能在工厂找到谋生的工作。

  还有随着新作物的出现,粮价也会下降。

  就算一时间找不到工作,也不至于轻易饿死。

  并且到时候蒸汽纺织厂的产品在大明出售,也需要各地的经销商。

  这些经销商也可以尽量让原先从事纺织业的人担任,这样一来也能减少一些冲击。

  听着崇祯的话,在场众人都是赞同。

  有一段时间缓冲,也的确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并且趁着这个工业革命的机会,我们也能将新的商税政策推广下去。”

  …………

  数天时间,林成业在许青授意下已经与诸多富商达成了合作。

  其中就连英国公府也是加入了进来。

  这个合作从原材料的供应到销售,并且包括蒸汽纺织厂的股权架构。

  甚至就连水泥、玻璃、肥皂等工厂都将会允许入股。

  当然,决策权都是在许青的手中。

  其他人只有分红权和监督权。

  有监督权反而是一件好事,许青不可能长期待在江南。

  这些股东帮忙监督一下,也能防止各个工厂腐败。

  如此一来,这些人因为利益的关系,已经是彻底站在了工业革命这边,也算是站在了科学这边。

  不需要许青下达命令,他们几乎已经是站在了儒学的对立面,也与那些大地主不对付。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们已经是企业家了。

  许青不担心他们会成为后世m国那样的资本家。

  因为枪在手!

  并且除了这些工厂,那些涉及民生的比如晒盐厂根本就不与他们合作。

  江南的事情告一段落,许青也准备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