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意 作品

第446章 工业人才到来,挥斥方遒(第2页)

  下方一两百号人看着,也不由得窃窃私语。

  “听王爷这么一说,还真是啊!”

  “不错,这里不但气候环境不错,粮食也充足,就连运输也方便,比常宁县好多了。”

  有的人不由得开始了吐槽。

  常宁县一到冬天,许多产业都难以进展。

  比如洗煤、比如挖粘土。

  并且常宁县的粮食,一旦大量招工就不够吃,需要从外地购买,这就增加了成本。

  造出来的产品更是只能靠马车拉。

  不但运输费用高,运载能力也低。

  江南果然比京城和常宁更适合工业的发展。

  他们已经开始幻想,日后江南的工业将会如何发达了。

  许青接着道:“发展工业,那就需要建厂,修建各种设施,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水泥的问题。”

  他指着地图一处:“我们在这附近找到了足够的石灰石还有水泥的其他原材料,适合建造水泥工厂。”

  “水泥厂的最高负责人何在?”

  人群之中,一人站了起来:“王爷,属下原常宁水泥三厂厂长,日后将会负责江南水泥事务。”

  “很好,这处水泥厂要尽快建起来,这关系到接下来的其他工厂的发展。”

  许青接着道:“水泥我这几天会给你提供一批,先把工厂建起来,另外工人方面尽管去招人,劳改犯也会给你们提供。”

  水泥厂长眼睛一亮。

  他还以为这次建厂需要一步步来呢,却想不到许青直接提供一批水泥。

  这样一来建厂的速度就更快了。

  另外还有劳改犯。

  劳改犯不错啊,虽然都是生手,但抽一顿就好了,并且若是因为偷懒,被打死了也是活该。

  许青扫视着其他人:“科学院,学习化学的人有没有?”

  “有!”

  “属下在。”

  “下官在。”

  一连十多个人站了起来,他们有的是工部的人,有的是常宁县的。

  但都是神色激动,激动于自己所学终于用上了。

  “你们学过晒盐法吗?”

  有人一脸的懵逼,有人一脸尴尬。

  而有几个人却是更加激动了。

  “王爷,我学过。”

  “我也学过。”

  许青满意地点头:“当今大明的制盐法太过落后,你们在苏州府或者松江府等地挑选一个适合晒盐的地方。”

  “资金会提供给你们,劳改犯也会提供给你们。”

  “是,我等定当尽心竭力。”

  许青再度一扫:“常宁精盐厂何在?”

  “在……”

  “属下在!”

  “启禀王爷,属下原精盐厂副厂长。”

  “很好,你带人配合晒盐的人,将晒出来的粗盐精炼。“

  许青看着下方的人才,只感觉爽感直冲脑门。

  这就是有足够多人才的好处。

  需要什么,根本不用自己再动手。

  直接一句话,就能让人才替自己把事情办好。

  而现在还只是开始,随着人才越来越多,他更是轻松。

  这么长时间以来,不但京城和常宁有科学院,还都有图书馆。

  并且这些人还经常观看后世老师们的直播授课。

  现在的人才数量突飞猛进,并且掌握的知识也越发厉害。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