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到达,常宁县!(第2页)
而这样一个人,居然被皇帝派来当一个小小的知县?
孙承宗看向了许青:“陛下究竟想要干什么?若是老夫没猜错,陛下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吧?”
对此他实在是费解。
宋应星与自己就不说了,毕竟自己之前已经没有了职务在身。
可外面驾车的王国兴如今可是指挥同知,从三品的大官。
加上前几天大量锦衣卫进入常宁县,只为了清除一些障碍。
并且还派自己来当一个知县?
这么做的原因究竟是为何?
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许青掀开窗帘,马车外面还有着十几人骑着马围在四周保卫着。
这里面有五名锦衣卫,还有数人是孙承宗的家丁,一个个孔武有力,双目有神。
孙承宗的家丁可不简单,说是家丁但其实都是跟他从战场上拼杀下来的,战力比之锦衣卫都不弱。
这一切都足以看出崇祯对自己的重视。
看着街道两旁,那衣衫褴褛,脸色麻木的百姓。
许青说道:“改变大明,改变整个世界!”
车内几人都是有些诧异,脸上甚至有些不以为意。
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古往今来,谁能做到了?
孙承宗摇了摇头:“若是如此你大可不必大费周章,浪费人力物力,最终还是苦了百姓。”
他并不相信许青的话,甚至将许青的话当成是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放之言。
对年轻人来说这很正常,孙承宗倒没有嘲笑的意思。
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也差不多,一样的狂妄,一样的不知天高地厚,一样的高谈阔论。
但最终现实会告诉自己。
甚至自己只能被迫请辞,归乡养老。
他倒不是不愿意帮许青,而是不希望许青因为年轻气盛,导致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最终苦了百姓。
许青闻言并没有生气,反而问道:“你们知道自古以来皇朝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孙承宗不假思索地说道:“是粮食,民以食为天,当一个人快要饿死时做事将会不顾一切后果。”
“若是一个国家有大量百姓食不果腹,那么他们便是最大的威胁,这也是遇到饥荒时朝堂必须赈灾的原因,因为若是放之任之,这些饥民很容易拿起武器。”
他叹息道:“甚至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鞑靼,比如建奴之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入侵明朝,那也是为了粮食,为了活下去,至少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
游牧民族可不会种田,想要种田那环境也难以做到。
当粮食不够时,也只有抢了,不抢只能饿死。
许青点头:“没错,那孙老觉得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百姓的粮食呢?抛去天灾,只谈人为现象。”
心中却是叹息,孙承宗等人不知道的是,如今的黄台吉就在为粮食犯愁,并且将在数个月之后发动己巳之变,直接绕道蒙古,突入关内,兵临京师。
孙承宗不知即将发生的己巳之变,他思索了一会开口道:“是土地兼并!”
许青摇了摇头:“土地兼并只是其中之一,但不是最关键的原因。”
“并且有一法也能一定程度上遏制土地兼并,但终究治标不治本。”
“哦?是何法子?”
虽然觉得许青有些信口开河,但孙承宗还是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