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思维方式(第2页)
“北鸣,关于这一点,我还有异议。”罗素忽而又开口,打断了北鸣忍看似想要进行下一步讨论的思路,“我先前赞同不死川的理论,是因为他的结论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凶手设置机关,是为了清理掉痕迹这一点。
“可不死川,你刚刚也说了,这个机关的用途不一定是用来清理痕迹吧?”
拥有着超强记忆力的不死川正一,只需稍加思考,便能够明白罗素词句间想要表达的意思:“你的意思是想说,这个机关主要还是为了引爆小型炸药?而引爆小型炸药的主要目的,可能是像我所说是为了炸死几世桥,清理痕迹只是小型炸药引爆时顺带的功能,所以凶手依旧有回收鱼线的可能。”
“没错。”罗素点点头,“所以本质上,回收鱼线这个事情发生的概率依旧是50%,凶手可能会出于‘利用小型炸药炸死几世桥,而又不想被我们发现机关设置原理’的心理回收鱼线,也可能会考虑到炸药的‘清理功能’而选择不回收,所以想从鱼线入手来讨论这个机关,北鸣,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选择。”
北鸣忍黛眉微皱,但看在对方是她尊敬的研究对象的面子上,还是礼貌地勾起嘴角,柔声询问道:“那罗素,你认为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讨论关于机关的问题?”
“我的提议是,把所有机关可能的设置方式都列出来,然后一一排除其他的可能,那么剩下的那个答案就是真的。”
北鸣忍拧着眉。很显然罗素的这一提议与她往日的思维逻辑并不一致。
北鸣忍的思维方式像一棵大树,她将所有目之所及的线索作为浇灌大树的土壤,从而得出一个具体的设想,作为这棵大树的树干。大树上的所有分叉,都是为了验证树干的存在,而衍生出来的证明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在她的学籍裁判之上,她对于在此时此刻要讨论什么话题,都要有如此强的把控欲的原因。
先是时间线,再到尸体的死因和机关的设置,这每一个讨论方向的先后顺序,都由她精心策划而来。她从这一些由细节开始,逐一扩散到整个案件的讨论与步骤之中,逐渐将自己代入至凶手的行动轨迹里,最后得出最有可能的人选。
这也是为什么她先前能够提出一个凶手可能的行动轨迹和情景,但总是因为证据不足而被否决。因为她的树干本就是一团根据已有证据而建立起的一种虚无缥缈的猜想,而这每一次的讨论,都是来对这个代入式的情景设想进行修正,从而让它落地成为真实可见的真相。
但她这也是基于自己的推理能力和偏好,而做出的选择。而像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不死川正一,他的推理模式便与她完全不一致,甚至可以说是与她完全相反。